昨天, 小蘇告訴了大家一個好消息, 江蘇有14戶家庭榮膺全國文明家庭, 入選戶數與三省并列全國第一! 這份榮譽, 可是沉甸甸的哦! 今天,小蘇就來和小伙伴們說說 這些文明家庭的故事, 看看他們為何能榮獲 “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稱號? 先來看看, “五姓之家”余美芳家庭的故事! “五姓之家”余美芳家庭 五姓之家 兩代傳薪 大愛相承 生生不息 這是一個“五姓之家”。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她和丈夫劉偉的女兒曹馨心要管3個老人叫“爺爺”。 這是余美芳家庭關系圖 1970年,余美芳的公公、當時還是青年的曹景飛在賣柴途中遇上了年近60的劉福東,他見老夫婦膝下無兒無女,便認了他倆作干爸、干媽,還借錢蓋了兩間小草房,搬去和老人同住。當時已到而立之年的曹景飛堅持要把共同贍養兩位老人作為娶媳婦的先決條件,只有王榮蘭被他的孝心打動。為了讓劉福東開心,曹景飛還主動提出讓他的兒子跟著爺爺姓劉。 1991年,劉福東的老伴病逝,王榮蘭的舅舅楊富科來幫著一起辦喪事。楊富科也是孤老,觸景生情。曹景飛立馬主動邀請楊富科搬過來一起住。 2003年,80高齡的劉福東和楊富科相繼得了腦血栓。妻子已經病逝,兒子在外上大學,曹景飛便請了78歲的同鄉黨文禮來幫忙一起照顧二老。見曹景飛對兩位沒有血緣的老人孝敬至此,黨文禮主動提出免了一切費用,還認他為干兒子,與他一起照顧兩位老人至終老。后來,黨文禮的二兒子黨松喜也被這一家人打動,加入進來。當時60歲的他是3位老人中最年輕的一個,跟隨曹景飛一家從鐵嶺遷到浙江湖州,又來到常州,一直對兩位老人照顧有加。 隨著曹景飛年紀越來越大,照顧家中老人的責任落到了兒子劉偉的身上。還在浙江上大學時,劉偉便與同班女同學余美芳相戀了。他誠實地將家中的情況向她和盤托出,余美芳不但沒有打退堂鼓,反而對這個善良的小伙子更加珍惜。余美芳說,正是家里的這3個老人打動了她:“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情義的傳承,感受到了孝心的重量,這顆真誠善良的心,比什么都重要。” 婚前,余美芳想看著畫中美景一樣看著一家人其樂融融;婚后,這些便全都成了壓在她肩頭的千斤重擔。但余美芳很樂觀:“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們家有3個‘寶’呢。” 今年夏天,公公曹景飛去世。黨文禮和黨松喜父子成了家里僅剩的“寶”,尤其是黨文禮已經90高齡,余美芳夫婦2人更是盡心盡力地照顧兩位老人。 父母的一言一行,大女兒曹馨心全都看在眼里,有樣學樣。去年年底,劉偉余美芳夫婦的小女兒出生了,他們給她起名叫曹馨緣:“我們這么一大家子人,因為緣分聚到一起,盡管比別人多了一點點辛苦,卻享受著普通家庭難以享受到的溫馨和幸福。” 除了贍養孤老,作為老師的余美芳還把這份愛傳播給了自己身邊的學生。剛工作時,她就時常給貧困學生買衣服、鞋子,周末把學生叫到家里改善伙食,還經常拿出自己本就不寬裕的生活費捐助貧困學生。被捐助的學生感激得不知如何回報他們,而夫婦倆總是說,繼續把這份愛心傳承下去,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 看完這些, 小蘇覺得 “五姓之家”余美芳家庭 還真是了不得, 這才是弘揚正能量的 當代男神、女神呢! 小蘇好想和他們做鄰居! 在他們身上, 體現了新時代的家風文化, 這種感染力, 能帶動周邊家庭乃至全社會, 以良好的家風 支撐起更好的社會風氣! |
相關閱讀:
- [ 12-15]獲評"全國文明家庭" 廈門邊檢總站民警受總書記親切會見
- [ 12-14]【全國文明家庭事跡展播】熊永倫:守護大山孩子的藝術希望
- [ 12-14]全國婦聯黨組及時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 [ 12-13]【全國文明家庭事跡展播】王靜:種樹三十年 荒山變綠洲
- [ 12-14]邵武朱邦月家庭獲評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 為我市唯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