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看多”中國經濟未來
2016-12-19 21:27:4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林晨 趙舒文 |
分享到:
|
【 有跡可循:大國雄心受世界稱贊】 中國前三季度從GDP數據上表現出的強勁增速并不令外界感到意外。 德國新聞電視頻道發表的對德國全球與地區問題研究所亞洲課題高級研究員瑪戈·許勒爾的一篇專訪指出,增長的推動力完全有跡可循。“數據符合中國所謂的新常態經濟政策的目標——一種以減量增質的結構調整為目標的經濟模式。”文章稱,中國的“新模式”更加依靠創新驅動,同時降低出口依賴,并更加依賴個人消費;同時,在許勒爾看來,中國的私企應在生產、投資和出口方面變得更強。 中國為了實現增長模式的轉變所付出的努力顯然正被世界認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大膽應對經濟、環境、腐敗、貧困等一系列全球問題的決心受到了世界領導人的贊譽。”馬來西亞《星報》發表的題為《一個正在形成的新中國》一文稱,盡管國際環境疲弱,但今年以來流入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雖然放慢了速度,但仍然位居世界首位。 “事實上,中國有自信的資本。”該文章稱。 這些自信表現在經濟的許多方面。比如,美國《福布斯》雙周刊就指出,中國是“全世界最大、增長最快的消費市場”;英國《金融時報》則注意到,在從業者看來,中國“對顛覆性行業的靈活性超過外國”;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日也刊文稱,在西方研究預算不景氣之際,中國卻在為許多尖端研究項目提供巨額資金,并且中國正在人工智能、無人機和互聯網技術等領域追趕上來。 “中國正在以一種不同尋常的國家使命感投入巨資推動創新,在核心技術上減少對國外的依賴。而中國雄心勃勃的創新舉動可能最終讓全球經濟再次走上一條更快增長之路。”《華爾街日報》援引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數據顯示,中國的研發開支在2009年超過了日本,在2013年超過了歐洲,而到2020年將有望超過美國。 “看空中國的人或許將為自己的決定感到后悔。”新加坡《海峽時報》評論稱,在許多方面,中國正沿著價值鏈向上移動。比如高盛公司就指出,1995年,在排名前五的中國出口商品種類中,有鞋類、服裝和玩具。20年后,則是通信設備、自動數據處理器、陰極管、家具和珠寶。 同時,中國產品的質量和服務標準也在提高。該報道引用一家市場咨詢公司亞太地區負責人杰夫·布羅德里克的話說,他預計在未來兩三年內,中國生產的汽車與外國生產的汽車之間的質量差距將消失。 逐漸消失的差距讓全球更多地關注到中國經濟中可以作為“榜樣”力量的成分。“當年在財經、金融方面努力向西方學習的‘中國學生’,現在已經將要超越自己的老師,成為‘世界財經大師’。”美國《新聞周刊》近日發表的題為《中國經濟定將超越西方》的文章稱,當西方經濟步入了“后資本主義時代”,經濟思路與管理手段進入了單一化的“死胡同”時,中國則在努力為世界引入一個更具彈性的金融市場,一舉顛覆了人們“中國不善于創造商業模式、不善于承受風險與創新”的固有思考模式。 |
相關閱讀:
- [ 09-03]俄媒談G20:展現大國擔當 中國將扛起經濟全球化大旗
- [ 06-28]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長6.7% 下半年經濟仍有下行壓力
- [ 06-27]夏季達沃斯聚焦中國經濟L型增長 2018年有望回升
- [ 06-06]華爾街人士看好中國經濟轉型帶來的投資機會
- [ 05-31]今年7省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省間最高最低差920元
- [ 05-30]權威數據顯示消費成中國經濟增長主動力
- [ 05-24]大蒜瘋漲調查:蒜商包地炒蒜 有人籌數千萬欲囤蒜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