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臺多部黨內法規完善制度 2016年11月27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公布2016年10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3320起。 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以來,截至2016年10月,全國已累計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46431起,處理196947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98836人。這些數據,無疑是“越往后執紀越嚴”最直接的體現。 在總結中央八項規定實施4年來的成績時,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刊文稱,鏟除不良作風和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根本上要靠法規制度。 事實上,不僅是鏟除不良作風要靠法規制度,各項反腐敗工作都要靠法規制度。 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通過完善黨內法規體系,推進制度反腐,正是2016年我國反腐敗態勢的一大亮點。 2016年1月1日,修訂后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開始實施。5個月后,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 同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防止干部“帶病提拔”的意見》,以一系列制度設計織密防范干部“帶病提拔”之網。 同年10月,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 宋偉的觀察是,隨著《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的出臺實施,黨的十八大以來關于制定和修訂黨內法規制度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科學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初步形成。 莊德水告訴《法制日報》記者,推進制度反腐,正是今年反腐敗的最大亮點。“黨內權力運行制度化、黨紀處分制度化、黨內監督制度化、黨內問責制度化等,為反腐敗提供了制度依據”。 “制度反腐的特征非常明顯,這也預示著我們反腐敗從治標走向治本。”莊德水認為。 在杜治洲看來,中央今年出臺的多部黨內法規,正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反腐敗經驗和成果制度化,也就是為了從制度上立規矩,預防腐敗。 |
相關閱讀:
- [ 12-16]德國當局:弗萊堡謀殺案嫌犯確曾因謀殺未遂獲刑
- [ 12-16]浙江松陽判決一起特大賭博案:30人獲刑 最年長者77歲
- [ 12-15]福州倉山區:拒付工人43萬工資 老板獲刑
- [ 12-14]餐廳主管盜刷顧客銀行卡5000元 獲刑半年罰2萬元
- [ 12-14]福州連江無良繼父強奸16歲繼女致其懷孕 獲刑7年
- [ 12-13]男子開車低頭撿手機 致人死亡賠償30萬元并獲刑
- [ 12-12]一念之差犯糊涂 女大學生多次偷盜快遞包裹獲刑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