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巴黎12月19日電(記者韓冰 應強)法國共和國法院19日宣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2007年至2011年擔任法國財政部長期間,在一起涉及巨額國家賠償的仲裁案上犯有“玩忽職守罪”,但法院同時決定對拉加德免予處罰。 據法國媒體報道,法院認為,2008年法國一仲裁法庭裁定法國政府向法國商人塔皮支付約4億歐元的國家賠償,其中包括4500萬歐元的天價精神損失賠償,時任法國財政部長的拉加德對這一裁決結果未進行申訴,因此犯有“玩忽職守罪”。 資料顯示,塔皮1993年將其名下的阿迪達斯公司出售給當時尚屬國有的里昂信貸銀行,但這家銀行數月后以雙倍價格將公司轉手出售獲利,因此塔皮以里昂信貸銀行低估品牌價值、涉嫌詐騙將其告上法庭。此案久拖不決,拉加德2007年就任財政部長后決定采取“快刀斬亂麻”的方式對此案啟動仲裁程序。經過仲裁,塔皮獲得巨額國家賠償。法國不少媒體認為,塔皮是因曾支持時任法國總統薩科齊競選而受到特殊對待,拉加德未提出申訴也是因得到薩科齊的授意。此案又被稱為“塔皮利益輸送案”。 不過,法國共和國法院認為,拉加德決定通過仲裁解決問題的方式無可指責。法院稱,考慮到拉加德的“個人品格”和“國際聲譽”,以及她在擔任法國財政部長期間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作出的貢獻,因此對她免予處罰。 共和國法院是法國專門審理部長級官員不當行為的法庭。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言人格里·賴斯19日對媒體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執行董事會當日將召開會議討論拉加德被判有罪一事。拉加德的律師帕特里克·邁松納夫當日公開表示,對法院的裁決結果“感到失望”。他還稱,盡管法院判決拉加德有罪,但這一判決不會記錄在拉加德的司法檔案中。 法國政府在法院宣判后隨即表示支持拉加德。法國經濟和財政部在19日發布的新聞公報中稱,在擔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期間,拉加德完成各項工作,法國政府對她履行職責的能力“仍完全保持信心。”法新社19日刊文稱,拉加德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管理層獲得的支持率很高,法國共和國法院的判決雖可能影響她的威信,但不會導致她下臺。 |
相關閱讀:
- [ 10-10]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呼吁 抵制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
- [ 10-05]人民日報:人民幣“入籃”,為國際貨幣體系添活力
- [ 06-23]國際貨幣基金敦促美國 盡快解決貧困問題
- [ 07-30]狙擊人民幣國際貨幣地位 美日做最后努力掙扎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