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奈:美中之間沒有任何深層利益沖突
2016-12-26 19:32: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趙舒文 |
分享到:
|
中新網北京12月26日電 (成川)在美國總統即將更迭之際,中美關系將走向何方?哈佛大學教授、“軟實力”概念提出者約瑟夫·奈近日接受中新網特約記者專訪時表示,美中之間沒有任何深層利益沖突。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保持相對快速增長,并逐漸對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產生重要影響。在此情況下,外界開始猜想,中國經濟何時將趕上美國? “我的觀點是,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將很難再恢復到兩位數。”對此,約瑟夫·奈指出,中國經濟未來能否趕上美國取決于兩國經濟增長率的變化。雖然在發展早期階段,高增長率可以維持一段時間,但隨著經濟發展,增速會回到更加常規的增長。 與此同時,約瑟夫·奈還強調要明確“趕上”的含義。例如從人均收入層面來看,即使中國在2030年或2040年成為比美國更大的經濟體,但中國人均收入依然趕不上美國。 中美關系是國際社會中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不容忽視的是,由于文化背景各異、發展階段不同,兩國之間難免出現一定分歧。但在約瑟夫·奈看來,美中之間并不存在任何深層的利益沖突。 “如果你回顧美國與蘇聯的關系,或者回顧下美國在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與德國的關系,那是一種真正不斷擴展的威脅。而在中美之間,沒有這種不斷擴大的威脅。”約瑟夫·奈強調,盡管美中之間有分歧和不同,但兩國不存在真正意義上威脅對方國家的領域。 對于有聲音稱中國崛起將對美國造成威脅,甚至導致兩國關系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約瑟夫·奈直言這種說法“有點夸張了”。他指出,雖然美中之間存在經濟、貿易、人民幣估值、反傾銷等爭論,但兩國又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在此情況下,美中兩國可以調適他們的利益。 “如果你關注下氣候變化問題,就會發現情況與5年前相比已有很大不同。”以應對氣候變化為例,約瑟夫·奈進一步指出,自從中國認識到應對氣候變化對自身有益,且美中兩國領導人在北京就相關問題達成合作后,雙方距離就縮短了。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影響力日漸提升,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作用也愈加明顯。目前,中國正致力于成為全球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如果你留意中國在貨幣政策上的作為,中國建立了亞投行;再看看中國在巴黎氣候大會上的所作所為,這是一個中國應該扮演角色的很好例證。”約瑟夫·奈分析說,中國要在全球范圍內發揮關鍵作用,才能更準確地反映其所取得的進步。(完) |
相關閱讀:
- [ 12-24]中美貿易戰“一觸即發”? 特朗普顧問:宜速戰速決
- [ 12-17]中美學者探明“非酒精性脂肪肝”發病機理
- [ 12-16]有話題丨這個家庭有什么魔力,影響了中美兩國整整一代人?
- [ 12-14]國臺辦:"一中"是中美政治基礎 也是臺海和平基石 臺又現日本核輻射地區食品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