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2016年11月3日,中國首枚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點火升空。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德媒稱,中國和印度頂尖航天俱樂部進一步擴大,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不僅僅是在科研和技術領域,也包括被用作未來戰爭的軍事領域。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12月25日報道,在美國和俄羅斯延緩航天計劃的同時,中國和印度兩個世界人口最多的亞洲巨人加快了向太空邁進的步伐,并取得了長足發展。澳大利亞宇航專家瓊斯表示:“我想說,目前中國僅僅落后美國10年,中國已經是全球的領導者,而如果按照目前的趨勢發展下去,也將成為宇航方面的主導力量。” 報道稱,中國在太空探索方面的進取引起了美國的不安,美國國會的一份報告警告說:“中國在軍事、外交、商業、經濟等各方面追求與美國一樣有競爭力的做法,將會讓美國付出代價。中國縝密全面的計劃,使得它的航天工程會在不久的將來為其重要的經濟、政治和外交等領域帶來優勢。” 2003年,中國成為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后世界第三個有能力將宇航員送入太空的國家,迄今為止,已經有6名中國航天員進入過太空,11月底兩名中國航天員返回地面,之前他們在太空停留了一個月,這也是中國航天員在太空飛行最長的時間。他們所乘坐的天宮二號實驗艙將為中國2022年建成自己的空間站打下基礎。如果國際空間站于2024年報廢,中國將成為唯一擁有載人空間站的國家。 中國已經開始用月球車對月球表面進行探測研究,位于中國西南的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9月份已經開始投入使用,探索宇宙的起源以及外星生命。目前中國已經發射了180多顆衛星,并且正在組建自己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11月初新型火箭“長征五號”成功發射升空,運載能力與美國的“德爾塔四”重型火箭相當。 瓊斯認為,印度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當然還遠遠落后于中國,雖然在衛星技術上可以和中國比肩,但是在火箭技術以及載人航天方面卻進展不大。 今年,印度試驗了縮小版的可重復使用宇宙飛船模型,類似于航天飛機的飛船將在10到15年內投入使用,并且有效載荷將更加經濟實用。早在2008年印度就向月球發射了著陸器,明年將會把一臺機器人車送上月球。2014年印度已經成功試驗了無人飛船,計劃在5到6年內,實現載人太空飛行。 在商業發射領域,印度已經讓自己的極地衛星運載火箭成為可靠的發射服務工具之一,雖然運載能力非常小,但是非常適于小型衛星的發射。今年6月一顆用于森林火災監控的德國小型衛星,剛剛使用該火箭發射升空。而他的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卻一直困難重重,不過技術瓶頸好像已經慢慢突破,9月份將一顆2.2噸重的衛星送入了太空。 報道稱,中國的軍事戰略認為,誰主宰了太空,誰就能夠打贏未來戰爭。它們可以在太空中進行信息收集傳輸,同時摧毀敵人在這方面的能力。中國在2007年已經成功試驗了反衛星武器,并在世界上引起關注。中國和印度在經濟上取得的巨大成功也帶動了其航天科技的發展,2014年印度成為第一個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亞洲國家。同時,印度也在組建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并且于4月發射了七顆導航衛星中的最后一顆。印度航天局表示,從明年起該系統將投入使用,可以在1500公里的范圍內為用戶提供比美國GPS更加精確的導航服務。 報道稱,航天技術中的90%既可民用也可軍用,這已經不是秘密。所以印度和中國的航天工程后面也隱藏著強烈的軍事目的,也是這一地區局勢以及與美國緊張關系的反應。航天專家瓊斯表示,在軍事航天領域中國是亞洲的領導者,也是中國對美國不對稱軍事戰略的一部分。 |
相關閱讀:
- [ 12-21]德媒:警方承認抓錯人 圣誕集市襲擊案真兇仍在逃
- [ 12-21]德國柏林卡車恐襲案抓錯人?德媒:真兇仍在逃
- [ 12-12]德媒:城市自行車租賃潮興起 自行車妙處被重新發現
- [ 12-09]俄民眾惋惜蘇聯解體 德媒:蘇聯模式已不適合俄
- [ 12-08]德媒:美國西歐軍工企業壟斷市場 美軍仍是世界最強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