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敬東參加“倒樸”集會(攝影姚琪琳) 《參考消息》駐首爾記者姚琪琳12月27日報道在韓國,大叔可以泛指社會中一群有典型特征的韓國人:他們出生于“漢江奇跡”初期的韓國,吃過苦也嘗過甜;他們是韓國社會的中流砥柱,但也備受中年危機的困擾;他們通常傾向保守,也是最關心國家大事的一個群體。 金敬東就是這樣一位典型的韓國大叔,由于工作原因,記者認識他已有多年。他告訴記者,2016年對于他們一家,真的是很不平凡的一年。 中國媳婦競選議員 第一個不平凡是,他們家投入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競選大戰。 這件事要從金敬東的夫人李紅說起。李紅是一位來自東北松花江畔的中國媳婦。上世紀90年代,她在北京理工大學念書時,與當時在北京留學的金敬東相識相愛,并跟著他遠嫁來了韓國,這一來就是20年。這些年,他們收入不錯,生活安穩,也親眼見證了中韓交流日益密切。 今年4月,韓國舉行四年一度的國會議員選舉。一向關心政治的金敬東,看到李紅這個北京理工大學當年的高材生身上的潛質,鼓勵她參選執政黨新國家黨的國會議員比例代表。在金敬東看來,李紅在韓生活20年,已充分融入韓國社會。如果李紅能成為國會議員,可以幫助更多在韓生活和工作的中國人,是一件充實又有意義的嘗試。一位中國媳婦欲登上韓國的政治舞臺,一時間成為中韓媒體熱議的話題。 但最終,在這次國會選舉中,新國家黨意外遭遇了滑鐵盧式慘敗,不僅沒能獲得半數以上席位,還成為16年來首個丟失國會控制權的執政黨。這也被視為韓國民眾給執政三年多的樸槿惠政府點了個“差評”。 競選新國家黨比例代表的李紅也遺憾未能入選國會議員行列。金敬東告訴記者,雖然他們家的第一次競選挑戰沒能成功,但對他們小家庭來說,這仍然是今年的一件有意義的大事件。 公司倒閉另尋工作 第二個不平凡,是今年他的職業生涯遇到了一個重要轉折。說到這里,金敬東語氣有些沉重。原來,他投資的一家手機游戲公司于今年8月關門,這使得他失去了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金敬東告訴記者,雖然公司倒閉有內部原因,但韓國經濟整體不景氣,也使得生意越來越難做。 在金敬東看來,今年他切身體會到了韓國經濟不景氣的直接影響,這甚至比1997年金融危機時給自己的沖擊更大。這一年里,不僅他本人,他周圍的同齡朋友也普遍很艱難。金敬東說,以往在韓國公司里,40歲到50歲這個年紀原本是收入最高的群體。但現在因為經濟不景氣,很多公司削減開支,首當其沖的就是他們這個歲數的中年人,不少人被降薪,甚至下崗,這使得韓國中年人被迫離開公司開始第二次創業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不僅如此,韓國年輕人的生活也不容易。公司倒閉后,金敬東在朋友的介紹下進了一家名為《每日體育韓國》的報社。進去后,他驚訝地發現在這家規模不大的報社里,還有兩位年輕人一直是臨時工。他告訴記者,他覺得樸槿惠似乎完全不懂經濟,這幾年韓國經濟每況愈下,政府的政策似乎沒起什么作用。也是因為大環境不景氣,公司里的臨時工越來越多,他們的工資比正式工低近一半,而且沒有任何保障,生活充滿艱辛。 在談到未來時,金敬東坦言其實他更想進一家中國的公司。盡管受“薩德”的影響,中韓關系暫時遇到一些困難。但他堅信,中韓比鄰而居,兩國之間的往來必然會越來越密切,像他這樣懂中文的韓國人,一定大有可為。 走上街頭再當“憤青” 第三個不平凡是,在時隔20多年之后,他再次走上街頭,親身參加了轟轟烈烈的“倒樸”燭光集會。金敬東向記者直言,2012年總統大選時,他毫不猶豫地將選票投給了樸槿惠。對于生于上世紀60年代的金敬東來說,他曾經歷過韓國窮苦落后、甚至吃不飽飯的歲月。所以,他深深感激是樸槿惠的父親樸正熙帶領韓國經濟高速發展,讓老百姓過上了好日子。也正是懷著這樣的期待,他當時才義無反顧地選擇支持樸槿惠。 但“親信干政門”事件的曝光,令金敬東感到憤怒。他告訴記者,最讓自己生氣的,是樸槿惠居然主動放棄了總統的權力,任由“閨蜜”崔順實插手國政,甚至還縱容崔順實向大企業大肆斂財。正是基于這樣的憤怒,金敬東主動參加了要求樸槿惠下臺的燭光集會。 他對記者表示,回想起來上次參加集會,還是盧泰愚總統時期。沒想到時隔這么多年,自己也會走上街頭,再當一次“憤青”。金敬東覺得,參加集會的目的就是要表達出作為一個普通民眾的憤怒。事已至此,不應再讓樸槿惠有機會主動而體面地下臺,而是要讓她接受法律的制裁。只有這樣,才能讓別的政治家和下一任總統引以為戒。 在談及下一任總統選舉會投給哪個黨派時,金敬東告訴記者,哪個政黨的候選人會上臺并不重要,他更關心的是,誰能帶領韓國走出經濟的困境,給老百姓帶來實惠。他也期待,即將到來的2017年,能給韓國帶來新的希望。 |
相關閱讀:
- [ 09-23]韓國大叔在運動員村門前“擺攤” 交換各種徽章
- [ 09-11]韓國大叔為戶外運動方便 流行穿男士褲襪(圖)
- [ 08-27]韓國大叔辛酸整容史爆紅網絡 挨50刀變美男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