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收入增幅下降 工業企業利潤上升—— 營改增帶來“真金白銀” 光明日報北京12月27日電(記者 陳恒楊亮)“營改增減稅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在12月27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召開的吹風會上,國務院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部際聯席會議副召集人、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表示,今年前11個月營改增帶來整體減稅已達4699億元。 兩組數據彰顯改革成效 在王軍看來,營改增減稅的數據及其力度,可以用兩組數據從側面加以印證: 第一組數據:今年5月1日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之后,5—11月份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的稅收收入平均增幅為3%。而去年同期,同口徑的稅收平均增幅是8.3%。 王軍分析,今年GDP增幅與去年差異很小,而且今年下半年以來還存在房地產一度過熱、PPI由負轉正兩個拉動稅收增長的特殊因素。在這種情況下,今年稅收收入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3個百分點,“盡管有其他因素影響,但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企業稅負明顯下降無疑是最主要的原因”。 第二組數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信息顯示,今年5—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利潤同比增長10.1%,而去年同期同口徑的數據為下降1.4%。王軍表示,這其中,全面營改增試點為企業顯著減稅,同樣發揮了重要作用。 全年減稅5000億元目標將完成 “到11月統計累計減稅額已經達到4699億元,全年差1個月,5000億元的減稅目標是肯定能完成的。”國務院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兼辦公室主任、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在會上表示。 國家稅務總局總會計師王陸進介紹,今年5—11月份,除了四大試點行業減稅1105億元外,前期營改增的“3+7”行業減稅1102億元,原增值稅行業減稅1180億元,三項共計減稅3387億元。加上今年1—4月份營改增847億元的減稅,2016年1—11月份營改增減稅4234億元,考慮到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和個人二手房減稅因素,2016年1—11月份營改增帶來的整體減稅已達到4699億元。 王陸進說,由于增值稅特殊的抵扣機制,受投資周期、資本構成、管理情況、盈利能力等因素影響,并非每一個納稅人在每一個時點均實現稅負下降。在營改增整體減稅的同時,目前有1.5%的納稅人出現稅負上升。“盡管在增值稅稅制條件下同行業企業稅負有升有降是正常的,但對這種情況我們是高度重視的。”他說。 用“減法”換取“加法”“乘法” 從5月1日起,營改增試點范圍擴大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四大行業,并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范圍。 “營改增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頭戲,有利于降低企業成本,促進服務業發展和創業創新。”張少春表示,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的積極效應,就是用政府收入的“減法”,換取企業效益的“加法”和市場活力的“乘法”。從目前情況看,試點整體取得了良好效果,基本實現預期目的。 張少春說,在當前經濟形勢下,營改增可有效降低企業成本,激發市場活力,增加有效供給,催生了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 “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會促進政府與企業、中央與地方分配關系的進一步改善,將會促進市場秩序和運行機制的進一步規范,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增添更多的活力和更大的動能。”王軍說。 進一步優化稅制 “我們將繼續密切跟蹤試點情況,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透露,未來將按照稅收法定的要求,結合增值稅改革進展,配合有關方面適時啟動增值稅立法。結合增值稅改革和立法進程,進一步優化稅制。 據介紹,2015年各國增值稅標準稅率基本處于1.5%和27%之間,歐盟國家的增值稅標準稅率平均數約為21.6%,我國17%的標準稅率在世界上總體屬于中間水平,但目前的四檔稅率與其他國家相比屬于偏多的。 “我們深知,只有切實地關心企業、幫助企業、助推企業,才能不斷地拓展、鞏固、壯大國家的稅源和財源。”王軍還透露,由于多種客觀因素影響,2017年營改增的減稅規模會進一步擴大。 《光明日報》( 2016年12月28日 09版) |
相關閱讀:
- [ 12-28]“十三五”開局之年話營改增:良好的開端 成功的一半
- [ 12-23]“營改增”多重發力 新一輪補丁政策再發布
- [ 12-23]釋疑“合同法” 聚焦“營改增”
- [ 12-15]“營改增”以來 福州四城區二手房交易減稅超6億
- [ 12-12]十三五開局考:營改增全面試點 減稅降幅效應初顯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