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記者在最高檢28日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前11個月,檢察機關共受理提請批捕的校園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1881人,批捕1114人。校園暴力和欺凌案件中,傷害類和侵財類案件所占比重較大,女性中學生涉及聚眾暴力傷害犯罪成為新增長點。 女中學生校園欺凌數量增加 最高檢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史衛忠介紹,近期檢察機關查辦的校園欺凌案件,涉案罪名相對集中,主要集中在故意傷害、尋釁滋事、搶劫、聚眾斗毆等幾類,其中傷害類和侵財類案件所占比重較大。 2016年1月至11月,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提請批準逮捕的校園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1881人,經審查,批準逮捕1114人;受理移送審查起訴3697人,經審查,起訴2337人。 史衛忠介紹,校園暴力以男性為主,但女性中學生涉及聚眾暴力傷害犯罪成為新的增長點。中學生在涉罪未成年人中占比較高,“從目前網絡曝光的案件看,女生實施校園欺凌和暴力行為的也有一定數量,也要引起重視。” 此外,作案動機的簡單性和突發性明顯,拉幫結派、恃強凌弱現象較為突出。史衛忠以陜西西安臨潼區檢察院所辦案件舉例,“因碰撞、口角、玩笑,甚至眼神、微小日常摩擦事件引起的糾紛占48.6%,經濟、感情糾紛占37.5%。” 特殊學校作用有限難干預矯正 不滿14周歲的涉罪未成年人是目前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史衛忠說,對實施嚴重危害社會行為,但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未成年人,檢察機關會同公安機關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必要時交由政府收容教養。“目前,北京、上海、天津、江西等地檢察機關已經進行了一些探索創新,取得一定成效。” 史衛忠表示,我國對未成年人的干預矯正存在法律規定過于原則、特殊學校發揮作用有限、缺乏有效矯正手段等問題,“將加強研究,與其他部門一起積極推動我國相關制度的完善,一方面要對刑法第17條第4款的落實制定相應細則,另一方面推動完善立法,健全完善對此類未成年人的矯治干預措施和相應司法程序。” 在處理校園欺凌和暴力違法犯罪案件中,存在發現難、取證難、處理難的問題。史衛忠建議,推動辦理未成年人案件辦理的專門化。據悉,目前北京海淀、江蘇淮安、廣西欽州等地公安機關建立了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專門機構。 |
相關閱讀:
- [ 12-22]最高法 最高檢 公安部全力聯合應對電信網絡詐騙
- [ 12-21]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聯合出臺意見 打擊電信網絡詐騙
- [ 12-20]最高檢:確保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依法及時精準打擊
- [ 12-19]最高檢:法院執行不作為、消極執行 檢察院應監督
- [ 12-15]最高檢:前十月全國查辦扶貧領域職務犯罪1623人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