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華人參政轉折年 華埠成競選人必拜“碼頭”
2016-12-29 11:47:11? ?來源:中國僑網 責任編輯:唐麗萍 唐麗萍 |
分享到:
|
奧朗德夜會華二代。(法國《歐洲時報》/孔帆攝) 華人參政要走“多樣化”之路 今年7月,法國海外部部長喬治·保·朗志萬(George Pau-Langevin)在與華裔青年座談時說,希望華裔在繼承自己的文化傳統和發展商業的同時,要重視年輕一代的教育和成長,特別是華裔青年的參政意識,法國政府在這方面也將予以支持。年輕一代是法國的希望,也是法中關系發展的力量,她愿意與青年華裔交換心得與看法,鼓勵他們關心法國的政治生態,并且參與其中。她很欣慰地看到這么多的華裔青年開始參政。“必須參與,才能改變。”我們愿意與華裔一起努力,推進法國的改革。 她還說,華人參政問政,可以加入某黨派,也可以參加社會活動,法國主流有很多協會可以參加,雖不是直接參政,可是關系到公民的生活也很有影響力。比如說街區居委會,環保協會,維權反種族歧視協會等。 法國一位政界人士在華人大游行之后說,華人參政并不光是指“爭權”,也是維權。從去年到今年,法國華人維權事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展。華人維權游行就是一記“重炮”。 陳文雄也說,華人要規避“自我邊緣化”,有意識地承擔社會責任,加強使命感,在公共事務空間里實踐自己的信仰。多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回報當地社會,也是參政的一種形式。 華人在法國有時被其它族裔詬病,其中一點就是不關心所在地的社區,對社會關心不夠。競選公職的人大多從社區服務做起的。如果一個候選人要想勝選,他一定都是從所在社區的服務工作做起的。如果越來越多的華裔人士就會投入到社區服務和競選社會公職中來,華人在法國不關心社區,不關心社會的負面形象自然就改變了。 巴黎19區副區長王立杰、20區副區長施偉民對此深有體會。在參加區政府競選之前,他們一直為改善群內的治安和衛生而奔走,與區政府、警察局多次交涉,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他們認為,法國華人之中,有的是只熱心公益事業,服務華人社區,不參加政治活動;有的是既熱心服務華人社區,又積極參加政治活動。后者,才有可能參加民選官員的競選活動,當選后進入政界。所以,他們希望更多的華人開始關注公益事業,并積極參加政治活動。施偉民已經策劃了幾次以中國文化為主題的文化活動,受到了區內民眾的喜愛,他也在邀請熱心公益的華人到20區組織經濟、文化活動。而13區以中國文化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在陳文雄的組織下,已經蔚然形成規模。 通過社團參政議政是美澳華界比較常見的方式,華人社團眾多,它們凝聚個體力量,向主流社會表達自己的觀念。那里一些歷史悠久的綜合性華人社團,已經成為華人與政府、華人與主流社會對話和加強交流的一個重要窗口。 社團在促進華人參政議政應發揮重要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公眾基礎和鍛煉場所,而華人也通過為社團服務達到回饋社會的目的。而法國的華人社團,無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孔帆) |
相關閱讀:
- [ 03-03]法國華人貿易促進會換屆 周碎金任第四屆會長
- [ 02-16]法國華人貿易促進會舉行新春晚會 邀兄弟僑團拜年
- [ 11-27]法國華人經貿協會會見廣西代表團 探尋合作商機
- [ 06-30]法國華人安全問題堪憂 法總理親筆信回應華人關切
- [ 05-04]法國華人律師協會慶祝成員當選巴黎19區副區長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