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談人才供需矛盾:加快調整人才培養結構
2016-12-30 16:34:30??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曦 陳曦 |
分享到:
|
中新網12月30日電 教育部副部長李曉紅今日談及社會上存在一些人才供給和需求結構性矛盾的問題時表示,總體來說,學校培養的人才與社會的需求還是緊密結合的,但也確實存在一些供需不完全一致的情況,解決這個矛盾就要加快調整人才培養結構。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介紹《關于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通知》的有關情況,教育部副部長李曉紅介紹《國家教育改革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在發布會上,有記者問:當下社會上存在一些人才供給和需求結構性矛盾的問題,一方面有些企業用工難,招不到合適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學生畢業以后存在就業難問題,請問教育"十三五"規劃在這方面有什么樣的政策安排? 李曉紅介紹,畢業生與社會需求的矛盾,就是人才供需的矛盾。總體來說,學校培養的人才與社會的需求還是緊密結合的,但也確實存在一些供需不完全一致的情況,解決這個矛盾就要加快調整人才培養結構,這也是教育“十三五”規劃當中一個戰略任務。 第一,加快高等教育結構調整。教育部要推動一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不要全部辦成綜合性同質化的學校,這個應用型是面向社會需求的、面向各行業的,現在全國有約200所高校在進行這方面的試點。 第二,加強職業教育。中職和高職是面向社會、面向人人的教育,教育部將積極推動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培養社會急需的技術技能人才。 第三,深化課程教學改革。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特別是專業教育要與自己學校的特色相結合,這在規劃中有相應的表述。 李曉紅表示,總之,要面向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信通過"十三五"時期的努力,我們培養的人才一定會更好地滿足國家需求和人民需要。 |
相關閱讀:
- [ 12-29]教育部:學生自帶課桌椅現象在大部分貧困區已消除
- [ 12-11]教育部:中國教育對外交流走上“快車道”
- [ 12-28]教育部調查法碩考試泄題舉報 涉事論壇否認泄題
- [ 12-21]教育部通報5所職業院校違規組織學生頂崗實習
- [ 12-20]五所學校違規組織學生頂崗實習被教育部點名通報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