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習近平四次京外座談會:察實情出實招
2017-01-03 11:06:4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周冬 |
分享到:
|
7月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銀川主持召開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李濤攝 東西部扶貧協作:雙劍合璧求“真”經 過完黨的95歲生日不久,習近平第三次來到寧夏。 1997年和2008年,習近平曾兩次前往寧夏考察。是什么牽動著習近平的心,讓他多次踏足這塊土地? “全國還有5000萬貧困人口,到2020 年一定要實現全部脫貧目標。這是我當前最關心的事情。” 20年前發端的閩寧合作扶貧模式,提供了一份解決貧困問題的“中國方案”。而今,世易時移,要進一步做好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必須“認清形勢、聚焦精準、深化幫扶、確保實效”。 7月20日,習近平在銀川主持召開了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22個省區市和9個城市的“一把手”和有關中央國家機關負責人到會。 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對切實提高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工作水平,他提出四點明確要求: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完善結對,深化幫扶;明確重點,精準聚焦;加強考核,確保成效。 這四方面要求非泛泛而談,而是習近平經過認真把脈、深思熟慮之后,為東西部扶貧協作開出的新藥方。 其中核心的兩味藥是“精準”和“力度”。 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把幫扶資金和項目重點向貧困村、貧困群眾傾斜,扶到點上、扶到根上;要著力推動縣與縣“精準對接”;產業合作、勞務協作、人才支援、資金支持都要瞄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精準發力”。 習近平還提出了東西部扶貧協作的三個“力度”。即“加大投入力度”,“加大產業帶動扶貧工作力度”和“加大對西部地區干部特別是基層干部、貧困村致富帶頭人的培訓力度”。 精準加力度,雙劍合璧,這就是總書記的真“經”、實“經”。 11月27日,中辦、國辦印發專門文件,就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提出14條指導意見。一個“先富幫后富,攜手奔小康”東西部協作脫貧攻堅的大陣勢就此擺下。 銀川座談會,因此而被評價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會議。 4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安徽合肥主持召開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李學仁 攝 三個“必須”:腳踏實地廣攬英才 4月26日,習近平在安徽調研期間召開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為何特意邀請的是這三部分人?習近平坦言:“這樣安排,我們是有考慮的。” “我們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依靠知識,必須依靠勞動,必須依靠廣大青年。這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力量所在,也是我們事業成功的力量所在。” 三個“必須”,兩個“力量所在”,這三部分人的重要性躍然而出。 “知識分子有思想、有主見、有責任,愿意對一些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各級黨委和政府、各級領導干部對知識分子要“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寬容,堅持不抓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人不是神仙,提意見、提批評不能要求百分之百正確。” “勞動模范是勞動群眾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勞動者。”“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任何一份職業都很光榮。” 對于廣大青年,習近平說,“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為了理想能堅持、不懈怠,才能創造無愧于時代的人生。” …… 習近平在這次座談會的講話中,不論是對知識分子的溫暖關懷,還是對勞動者的的熱情謳歌,對青年人的殷切寄望,字字句句無不透著一個“實”字,體現的是他“廣攬天下英才”的一貫思想。 實干興邦,改革大業要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人才的“實”,是根本的“實”。 習近平2016年的四次京外座談,無處不實。總書記為各級領導干部做出了榜樣:只有“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才能說實話、謀實策、出實招。 |
相關閱讀:
- [ 01-03]國家主席習近平新年賀詞 引福建軍民熱烈反響
- [ 01-03]歷史的選擇,人民的期待——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評述
- [ 01-03]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評述
- [ 01-03]關于教育,這是習近平的最新思考
- [ 01-0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評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