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呼和浩特1月3日電 (記者 李愛平)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3日對外披露,該所近期在內蒙古自治區集寧路古城遺址發現45座墓葬,這些考古成果對于金元時期集寧路(縣)的喪葬習俗、路網設施等提供了新材料,具有重要價值。 位于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境內的集寧路古城最早建于金代,后被元朝利用,是當時蒙古草原與河北、山西等地進行商貿交易的市場,最終毀于戰爭。2002年至2005年,考古人員曾對古城進行考古發掘,發現大量金、元時期的瓷器,其數量之大、種類之多、器物之精美,在中國北方草原地區前所未有。 官方消息稱,近期考古人員經過勘探,共在此間發現墓葬45座。在發現的45座墓葬中,長方形豎穴土坑墓為43座,磚室墓為2座。 考古人員經統計發現,在這45座墓葬中,其中成人墓葬為41座,兒童墓葬為4座。成人墓長180—250厘米,寬54—200厘米;兒童墓長126—170厘米,寬44---60厘米。 此外,考古人員在挖掘過程中還發現,在這45座墓葬中,部分墓葬被盜嚴重,人骨散亂,可明確判斷葬式皆為仰身直肢葬,頭端向北,僅有一座方向不同,為頭端向東。葬具多為木質梯形棺。 據知,由于多數墓葬被盜,此次考古發掘出土遺物甚少,僅有陶器、瓷器、銅器、玉石器、骨器、木器等。考古人員初步判斷該墓地為一處金元時期的平民墓地。(完) |
相關閱讀:
- [ 12-30]沉睡兩甲子 致遠艦水下考古發現文物200余件
- [ 12-26]南京挖出謝安墓?考古研究所:假的!謝安墓在浙江長興
- [ 12-26]河南百余座漢墓被夷為平地 開發商稱考古跟遷墳一樣
- [ 12-19]北京通州考古首次發現成人甕棺葬 規模系國內最大
- [ 10-25]中國四省兩周諸侯國考古發現成果首次集中展示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