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之年 中共嚴把選人用人關
2017-01-04 17:11: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周冬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1月4日電(記者 梁曉輝) 在十九大召開之年伊始,中共反腐“大片”《打鐵還需自身硬》3日開播,外界目光再次聚焦中共從嚴治黨的細節。影片中落馬的紀檢系統官員,不約而同都存在權利尋租、以金錢左右官員升遷等情況,揭示出中共存在的選人用人問題。在十九大換屆之年,繼續嚴把選人用人關依然是中共重要課題。 今年6月底前,中共將完成十九大2300名代表的選舉工作。在對選舉工作作出部署時,中央再次強調選人用人的重要性:要嚴把人選政治關,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突出考察人選的理想信念、政治品格和道德修養。嚴把人選廉潔關,堅決防止“帶病提名”。 “選人用人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風向標,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對政治生活危害最烈,端正用人導向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治本之策。”1日出版的《求是》雜志刊登了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節選。習近平指出,要大力整治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使用人風氣更加清朗,堅決糾正“劣幣驅逐良幣”的逆淘汰現象,以用人環境的風清氣正促進政治生態的水秀山清。 “逆淘汰現象是可怕的。”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向中新社記者表示,近些年任人唯親、搞小圈子,違規用人、提拔安排親友,說情打招呼、干預干部選拔工作等現象仍時有發生,表明用人不正之風在一些地方和單位仍然存在,“導致的結果就是優秀的干部喪失機會”。 如其所言,《打鐵還需自身硬》中,一些落馬的紀委官員通過受賄,為行賄者的升遷“開綠燈”。同時,他們也習慣于給地方官員打招呼,讓其在提職晉升、安排工作,甚至司法審判等方面給予幫助和便利。這些都成為“劣幣驅逐良幣”的真實寫照。 對此,十八屆六中全會聚焦全面從嚴治黨,為匡正選人用人不正之風立下規矩。全會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提出具體要求:“把公道正派作為干部工作核心理念貫穿選人用人全過程,做到公道對待干部、公平評價干部、公正使用干部。” 中國官方媒體解讀稱,這是有效匡正用人不正之風的迫切需要,需要多方面努力:要堅持從黨的事業和工作需要出發選人用人,以事業為上選人用人;要堅持任人唯賢的干部路線和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要按制度規矩辦事,維護干部政策的嚴肅性。 中組部副部長陳希認為,“以事業為上”是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十分重要的方面,是選好人用準人的根本出發點,任何時候都必須很好堅持。 不可否認,一段時間來,在中共高壓反腐形勢下,少數黨員干部忘記“以事業為上”,開始“為官不為”。有人擔心在嚴格的紀律規矩面前,干事就會“出事”,為了少“出事”、不“出事”,寧愿不干事、少干事、不擔當、不負責。 “在這種情況下,能干事、干實事的官員就格外應該被用好、激勵好。”竹立家說。 為此,六中全會兩份文件都作出規定,為官員能干事兒“保駕護航”。《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指出,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寬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別是改革創新中的失誤。《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指出:黨的各級組織要旗幟鮮明為敢于擔當的干部擔當,為敢于負責的干部負責;組織部門要嚴格按政策、原則、制度辦事,實事求是考察評價干部,敢于為干部說公道話,敢于抵制選人用人中的違規行為。 “一面抓住公道正派這個核心,一面用制度保障敢干事的官員能干事,六中全會《準則》和《條例》為選人用人立下了標準和規矩。”竹立家認為,這也將成為中共換屆年選人用人的準繩。 |
相關閱讀:
- [ 12-15]泉州公安堅持貫徹民主集中制 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
- [ 11-17]堅持正確選人用人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
- [ 11-16]選人用人要用好“容錯機制”
- [ 11-14]把“以德為先”貫穿選人用人工作始終
- [ 11-07]中央選人用人制度“籠子”越來越密 體系日趨完善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