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下午,9歲的童童(化名)背著小書包,來到沙坪壩覃家崗派出所。在接待前臺,童童一見到民警,就哇哇哭了起來,哭得很傷心。童童告訴民警,他被媽媽打了,“這是家暴!” 男孩哭著來報警 2日下午1點過,沙坪壩覃家崗派出所里來了一個背著書包的小男孩。小男孩一臉無辜地坐在板凳上,很快引起了民警的注意。 值班民警上前詢問,可還沒等開始問話,男孩就哭了起來,好像受了很大的委屈。 小男孩說,他叫童童,今年9歲,就住在天馬路附近。他的父母從四川來重慶做小生意,他就在附近小學讀四年級。 童童說,不久前,媽媽給他報了個補習班,可他根本不愿意去。上了兩次課,童童實在“受不了”,當天是元旦假期,下午又有補習班的課。童童不想去,媽媽動手打了他。童童覺得很委屈,下午背著書包出門,不是去參加補習班,而是一路問到了覃家崗派出所。 民警查看發現,童童的身上和臉上并沒有明顯的傷痕,只是不停地哭泣。 童童告訴民警,媽媽只是生氣地打了他幾下,下手并不重,但他堅持認為,“這是家暴!” 兒子說“逃課”有原因 民警很快聯系上了童童的父母。夫妻兩人聽說兒子沒有去補習,而是去了派出所,也十分吃驚,答應立即到派出所來接孩子。 “我們送他上補習班,也是想讓他的學習成績跟上去。我一個月只能掙四五千元,還要拿出1000元交補課費,我們當家長的容易嗎?”在派出所的調解室里,媽媽當著童童的面說出了心里話。 童童的媽媽告訴民警,兒子在班上的成績算是中等水平,孩子的成績上不去,他們也很著急。于是,在沒有征得兒子同意的情況下,就給孩子報了補習班。 而童童本來就對補習班不感興趣,最近又迷上了網絡游戲,就更加反感上補習班了。 父母答應不再強迫孩子 當著童童的面,民警教育了他的父母。民警告訴他們,不應該強迫孩子參加“補習班”或“興趣班”,而是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學習成績上不去,不一定就是孩子自身的問題,家長也應該反思。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勸說,童童的父母答應不再強迫兒子參加補習班,回家后會和他好好溝通。 民警也對童童進行了“教育”,“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最后,童童原諒了父母。本報記者 譚遙 ■說法 家長應該好好反思 記者昨日從沙區警方了解到,最近他們接到的未成年人撥打的110報警電話中,有多起都是因為孩子學習壓力大,厭煩參加“補習班”或“興趣班”所引起的。 民警說,兒童撥打報警電話的次數增多,除了未成年人自我保護和法律意識增強外,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家長應該反思。 重慶明亮心理咨詢所所長邱駟認為,在這起事件中,作為父母應該首先明確兩件事:一是,他們給童童報補習班,是否經過了孩子的同意?二是,童童學習成績上不去,究竟是什么原因。 “一些家長對孩子的管理十分粗暴,做事不征求孩子的意見,獨斷專行。而孩子在家里‘無處伸冤’,只能向外界求救,警察成了他們向外界求助的首選。”邱駟說,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在幫助孩子提升學習成績的同時,首先要弄清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原因,要對癥下藥,“拔苗助長”反而會適得其反。 |
相關閱讀:
- [ 08-07]暑期補習班亂象:水平參差不齊 “名師”身份不明
- [ 07-23]福州長樂衛生局抽檢5家餐具消毒公司 竟有4家不合格 男童拒上補習班被親媽打罵 疑似是綁架路人報警
- [ 07-23]男童拒上補習班被親媽打罵 疑似是綁架路人報警
- [ 07-06]臺灣補習班招生耍噱頭 試聽兩節課竟然可領千元
- [ 06-15]女子硬拉兒子去上補習班 路人以為是人販子報警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