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一位雷先生2016年花費20萬元在二手車交易平臺“人人車”上購買了一輛二手汽車,該平臺聲稱汽車經過了249項專業檢查,然而在辦理過戶時,雷先生購買的汽車卻被車管所交警檢測為事故車,無法過戶。 記者觀察發現,僅在最近幾個月,有多起二手車買賣出現嚴重質量問題,二手車交易平臺問題頻發,不僅給車主造成困擾,也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事故車成“準新車” 據悉,2016年10月30日,雷先生在“人人車”平臺上看中一輛二手車,根據該平臺描述,這輛車車況很好且無事故記錄,幾乎是一輛“準新車”。在后續電話溝通中,他再次確認車況,也得到了肯定的答復。該平臺還告訴雷先生,在交易前還有一個專業的復檢,共有249項“專業檢查”,在檢查合格后,雷先生將車提回了家,但沒過多久,就出現了上面所描述的一幕。 記者了解到,早在2016年8月,廣東省消費者協會也曾通報一起二手車交易問題,消費者孫先生通過二手車交易平臺“瓜子二手車”購買了一輛汽車,經該平臺259項“專業檢測”后顯示里程數為9000公里,但在行駛一段時間后,孫先生發現汽車頻頻出現事故,便將車開至4S店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該車在孫先生購買前最后一次保養里程為54294公里,4S店工作人員提醒孫先生,車輛里程表可能被賣家篡改,之前的檢測結果存在問題。 記者就所謂“專業檢測”測不出問題一事聯系了某二手車平臺銷售人員。這位銷售人員稱,二手車平臺上賣的二手車都是平臺自己負責檢測,基本都沒有通過第三方機構。而面對記者對檢測提出的疑問,對方表示,如果仍不放心,購車前還會聯系合作的4S店進行檢測,記者隨即詢問是否為與汽車品牌對應的4S店,對方則表示:“車輛太多了,什么品牌都有,不可能每個品牌都找相應的4S店,我們有自己專門合作的4S店,所有車都由他們檢測?!?/p> 消費者維權屢遭推諉 針對最近幾起媒體曝光的二手車交易問題,不少網友表示質疑。網友“紅星”留言說:“那么嚴重的事故車,249項檢查都查不出來?真是太糊弄人了!”而網友“金雷雨”則評論說:“為什么交警看一眼就能看出來的問題,這些平臺自稱專業的檢測卻看不出來?” 對于所謂的上百道檢測程序,多位業內人士都表示大多數檢測都是“走過場”,對于車況的把關形同虛設。二手車高級評估師高大鵬表示:“平臺為了利益在檢測過程中所設的標準較低,檢測質量與4S店的專業檢測相比差距很大,目前所有二手車電商理論上都存在質量風險?!?/p> 除了汽車質量存在問題之外,購車者在后續維權的過程中也是困難重重,記者采訪了多位購買二手車遭遇質量問題的車主,大多數車主在維權過程中都遇到了平臺與原車主之間的相互推諉,導致維權久拖不決。 一位維權車主告訴記者,自己一開始相信平臺的檢測質量,但不久汽車就遇到問題,之后再聯系客服對方就說是原車主提供的汽車信息不實,建議聯系原車主,而原車主又說車是通過平臺賣出的,要退車就聯系平臺。“可當初這些平臺都聲稱有嚴格的檢測,而且出現質量問題可以全額賠付,等到真的出問題了,才知道維權有多難?!边@名車主說。 山東統河律師事務所律師陳林認為:“目前二手車交易市場良莠不齊,一些二手車商家存在消費欺詐行為,在沒有具體監管規定出臺之前,如需購買盡量選擇正規的二手車交易公司,簽訂正規交易合同,明確各方責任,避免日后維權時出現互相推諉的情況,為維護自身權益留下有力憑證?!?/p> 應出臺政策規范二手車交易 上述兩起事件中涉及的二手車平臺人人車和瓜子二手車近來對記者的采訪進行了回復。人人車方面表示,對于重大事故車會采取“一刀切”處理政策,一律全額退款,并賠償因此給客戶帶來的損失,但對為何會造成這一后果只字未提。而瓜子二手車方面卻稱,對二手車平臺來說,一般都會杜絕重大事故車和“泡水車”上市交易,但“調表車”現在是個行業問題。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一份針對二手車電商行業的調查分析認為,當前行業缺乏對二手車網絡買賣的政府行業監管,缺乏管理措施是導致二手車電商魚龍混雜的原因之一。消費者應該謹慎購買二手車,同時二手車平臺也應加強自律。 有專家認為,通過電商平臺進行二手車交易是比較新穎的方式,但是很多平臺的車都是自己檢測自己賣,難以保證質量。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表示,二手車市場因為檢測標準不統一、誠信交易等問題一直被外界詬病,也影響其市場規?;l展。希望在政府的支持下,制定統一的檢測標準,對二手車的車況進行客觀認證,向消費者公示車況信息,并建立規范的二手車行業信息公開制度,最大程度上消除信息不對稱現象。 網友呼吁:“不能等事情放到網上,被大家關注之后才著手解決問題,如果能夠建立起制度化的保障措施,例如對二手車交易市場出臺相關的規范條例,再有類似事件發生,可能會得到更好更快速的處理結果?!?/p> “消費者在選購二手車時一定要樹立防范意識,謹慎購買。對于這類新興市場,相關部門也應盡快出臺具體的法律法規,從質量檢測、買賣交易、消費者權益保障等各個方面對二手車交易市場予以規范?!标惲终f。 |
相關閱讀:
- [ 12-22]“沒頭沒臉”的事故車還敢開上路 司機自稱維修工
- [ 12-15]今晨尤溪城關發生四車相撞事故 車頭嚴重損毀
- [ 12-15]男子360萬買到法拉利事故車 終審判決:退一賠一
- [ 11-11]莆田:發生事故車被扣 拖車費停車費誰買單?
- [ 10-31]4S店事故車當新車賣?專家:鑒別“翻新車”有竅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