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 新聞分析:北約“變量”考驗特朗普對俄政策 新華社記者 張偉 近來,俄羅斯和北約國家關系出現耐人尋味的動向:一方面,俄美關系似乎有望回暖,俄總統普京和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互釋善意;另一方面,北約和美國繼續推進在中東歐的軍事部署,以震懾俄羅斯。 一邊緩和,一邊派兵,這種看似矛盾的局面既反映了北約集團內部分歧和不同主張,更暴露了美國為首的北約和俄羅斯之間深層次的結構性矛盾,這遠非一朝一夕或憑一人之力就能改變。可以說,只要北約這一軍事聯盟依然存在,其與俄羅斯之間的博弈很難真正停止,這將深刻考驗特朗普上臺后的對俄政策。 存在諸多分歧 2017年1月,美軍一個裝甲旅將增派到歐洲,先在波蘭訓練,然后派出連級部隊到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波羅的海國家。目前,已有兩個美軍戰斗旅部署在歐洲。同期,在北約框架下,根據2016年7月華沙峰會的決議,一支約4000人的北約多國部隊正在加緊組建,將在今年年內部署到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雖然兵力不多,但這次突前部署只是北約下的其中一步棋,背后是更大規模的指揮和作戰系統改革與調整,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北約在歐洲東線的軍事能力。 美國和北約增兵中東歐的計劃,已引發俄羅斯強烈不滿和反制,而這只是雙方在歐洲博弈諸多分歧中的一個。 在烏克蘭危機上,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多次強調,北約支持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承認俄對克里米亞的“非法吞并”。北約譴責俄羅斯對烏東部局勢動蕩負有責任,并呼吁各方全面落實新明斯克協議。 北約東擴方面,北約仍堅持冷戰之后的“門戶開放”政策,除確定黑山成為第29個成員國外,還把格魯吉亞及巴爾干半島國家馬其頓、波黑列入重點“發展對象”。北約東擴搶占“冷戰勝利的果實”之時,擠壓和侵蝕俄羅斯的地緣戰略空間。無論是2008年俄格戰爭,還是2013年烏克蘭危機,很大程度上都是俄羅斯反擊北約無止境擴張的結果。 反導問題上,北約歐洲導彈防御系統已經具備“初級的作戰能力”,計劃于2020年完成部署。俄方對此堅決反對,一是擔心自身戰略威懾能力受損;二是認為北約反導系統其實“攻防兼備”,可發射遠程巡航導彈;三是擔憂地緣政治變化,比如部署反導基地的波蘭、羅馬尼亞等國更加倒向西方陣營。 深層矛盾不變 2003年烏克蘭危機之后,原本“相對正常”的北約和俄羅斯關系跌至低谷,互把對方定位為“敵手”,爭斗愈加激烈,在中東歐一線形成緊張的軍事對峙局面。 事實上,冷戰結束以來20多年間,北約和俄羅斯不斷上演這種“先緩和、后緊張”的戲碼。上世紀90年代,北約和俄羅斯建立和平伙伴關系,簽署合作文件,但1999年北約轟炸南聯盟后,俄中斷與北約合作關系。“9·11”事件后,北約和俄羅斯關系開始恢復,2002年在意大利舉行所謂“埋葬冷戰”的首腦會議。但雙方在北約東擴、反導系統等方面的分歧不斷積累和激化,直到2008年俄格戰爭爆發。2010年俄和北約關系再度緩和,然而不久,2013年烏克蘭危機爆發。 北約和俄羅斯關系跌宕起伏的背后,是雙方難以化解的結構性矛盾。俄羅斯希望再次走向強盛,這恰恰讓許多北約成員國難以接受,特別是美國和中東歐國家。因此,北約長年奉行“遏俄”、“弱俄”戰略,盡管俄多次釋放和解信號,北約始終視其為戰略對手,不斷打壓遏制。此外,北約出于“存在感”考慮,也需要樹立乃至強化所謂的“俄羅斯威脅”,從而夯實成員國之間共同戰略利益的基礎。 1月20日,特朗普將就任美國總統。有觀察人士認為,這將給美俄關系帶來轉機,進而影響北約和俄羅斯的關系,尤其是特朗普在競選中曾質疑北約的作用。但事實上,特朗普并非要放棄乃至解散北約,而是希望歐洲盟國承擔更多費用和責任。這其實也是奧巴馬政府的一貫主張。 美俄關系很大程度上左右著北約和俄羅斯的關系,但后者顯然更為復雜:美國不得不考慮歐洲盟國的立場,中東歐和波羅的海國家則堅決要求美國履行其對盟國的安全承諾。特朗普上臺后,雖然不能排除北約和俄羅斯關系再次緩和,但只要雙方深層矛盾和戰略分歧存在,北約就不會放棄削弱俄羅斯、蠶食其地緣戰略空間的戰略,而這反過來又會對美俄關系改善程度劃定“邊界”。 |
相關閱讀:
- [ 01-03]格魯吉亞防長:該國改革旨在與北約趨于一致
- [ 12-30]英前首相卡梅倫或將成為北約秘書長 年薪超26萬歐元
- [ 12-30]重返政壇?英前首相卡梅倫或將成為北約秘書長
- [ 12-23]俄防長:10年來北約部署在俄西部邊境的軍隊增加7倍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