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記者 楊可佳 攝 中新網北京1月5日電(記者 闞楓) 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5日發布的分析顯示,持續不利的氣象條件、區域傳輸、采暖季燃煤和機動車排放污染等因素,共同促成了北京長時間的“跨年霧霾”。 近期,京津冀地區再度遭遇長時間重污染過程,從2016年12月29日至今,北京也經歷了長時間的跨年重霾天氣,PM2.5濃度一度處于“爆表”狀態。 北京市在2016年12月30日零時啟動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并在2017年1月1日和4日兩度延長預警時間。 對于北京的這次長時間的“跨年霧霾”,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分析,本次重污染過程中,北京及中國北方區域的氣象條件均屬于極端不利,具有低氣壓、強逆溫、偏南風等特征,不利條件持續時間超長,導致污染積累嚴重,形成區域性重污染。 此外,近期,中國北方處于采暖期,且12月至1月為采暖燃煤污染排放增加最多的時期,在氣象條件極端不利時導致污染水平加重明顯,北京的監測顯示燃煤污染在此次重污染過程中占重要貢獻。 對于污染來源,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還分析,北京市污染排放量大,機動車、居民面源排放導致了本地污染積累嚴重。 除了本地排放污染,對于這次長時間的污染過程,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分析,區域污染傳輸對北京市空氣質量影響顯著,由于區域以偏南風為主,導致傳輸較為劇烈。監測顯示,2016年12月29日,北京市PM2.5濃度劇烈上升,以及2017年1月2日,北京上空的PM2.5快速回流,均反映區域污染傳輸加重了北京的空氣重污染程度。 根據最新的預報,1月7日起,北京上空轉為高壓前部控制,擴散條件緩慢改善,空氣質量逐漸轉好,整體仍為中度到重度污染,1月8日,北京市受較強冷空氣影響,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近期,北京連續遭遇長時間的重污染過程,在2016年12月16日至21日京津冀重污染過程中,北京還曾啟動最高等級的重污染紅色預警。 根據中國天氣網的分析,北京近期霧和霾頻發,也因為近期的氣象條件持續不利于污染物擴散。 根據監測,2016年12月16日以來(截至2017年1月4日),北京地區氣候特征為,氣溫偏高、濕度較大、冷空氣活動少、強度弱、北風時次少,霧日偏多。其中,北京地區平均氣溫為-2.4℃,比常年同期偏高1.6℃,為1981年以來同期第6高值。該期間,觀象臺出現大霧天氣9天,比常年同期明顯偏多,為1981年以來第2高值。 從氣象的角度,包括環流形勢有利于霧和霾維持、發展,靜穩條件有利于霧和霾維持、增強,濕度大有利于顆粒物的吸濕增長,北京的特殊地形有利于霧和霾的維持,這些都促成了近期北京上空霧和霾的頻發。 |
相關閱讀:
- [ 01-05]陸川轉發導師文章談霧霾:大家一定要重視了
- [ 01-05]鐵路部門回應“霧霾天多列高鐵變臟”
- [ 01-05]石家莊一小學霧霾天可照樣玩
- [ 01-05]霧霾可以逃 人心不能散
- [ 01-05]石油焦是霧霾產生的罪魁禍首嗎? 專家詳解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