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鐵還需自身硬》下篇《以擔當詮釋忠誠》 中新網北京1月6日電(記者 馬學玲) 今起至8日,十八屆中紀委七次全會將召開。此次會議前夕,中紀委推出的電視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持續刷屏網絡,很多人不禁問道:這是反腐刀刃更加向內的節奏么?今年從嚴治黨會有啥大招?一系列外界關心的問題,使得此次中紀委全會備受矚目。 中紀委七次全會今起召開反腐專題片提前預熱 根據2016年12月28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將于2017年1月6日至8日召開。 全會召開前夕,1月3日至5日,中紀委推出電視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持續引發關注。 專題片共分三篇:上篇《信任不能代替監督》,中篇《嚴防“燈下黑”》,下篇《以擔當詮釋忠誠》。 在專題片出鏡的朱明國、魏健、羅凱、申英、金道銘、曹立新、袁衛華……一批昔日的“打虎干將”,如今卻成為警示他人的“反面教材”。 中國紀檢監察報的評論指出,在公共媒體上自揭“家丑”,毫不諱疾忌醫,刀刃向內刮骨療毒,表明十八屆中央紀委對此有著足夠冷靜清醒的認識,亦有以破立結合、標本兼治之道解決“燈下黑”的底氣和用自我凈化、自我革命的行動回答好“誰來監督紀委”之問的自信。 新華社5日題為《反腐利劍還須刀刃向內》的報道說,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召開在即,會議將把從實際工作中提煉的懲防腐敗有效做法和具體實招,上升為制度規范,用于解決誰來監督紀檢監察隊伍這一關鍵問題。 實際上,在此之前,中共就注重從制度上堅持刀刃向內。譬如,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明確規定,各級紀律檢查機關必須加強自身建設,健全內控機制,自覺接受黨內監督、社會監督、群眾監督,確保權力受到嚴格約束。 在此次全會上,中共如何進一步“刀刃向內”,打造干凈的紀檢隊伍,外界關注。 2016年反腐成績單如何? 除推出電視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此次全會前夕,中紀委還相繼“曬”出了2016年的反腐成績單。 1月5日,中紀委在其官方網站通報了2016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紀律審查情況。 根據通報,2016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接受信訪舉報253.8萬件次,處置問題線索73.4萬件,談話函詢14.1萬件次,立案41.3萬件,處分41.5萬人(其中黨紀處分34.7萬人)。處分省部級干部76人,廳局級干部2700余人,縣處級干部1.8萬人,鄉科級干部6.1萬人,一般干部7.6萬人,農村、企業等其他人員25.6萬人。 在此之前,中紀委網站以年終報道的形式,推出多篇回顧性文章,包括《把紀律挺在前面,實踐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咬住作風建設不放松持之以恒糾“四風”》、《持續保持高壓態勢 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等。 此外,為展示和盤點貫徹落實中央紀委六次全會部署任務的進展和成效,近期,中紀委網站還推出年終系列視頻采訪。采訪中,中央紀委監察部機關有關廳部室局負責人,結合實際談了2016年落實六次全會任務的思路、舉措和進展。 2017年反腐有啥看點? 根據慣例,年初召開的中紀委全會在總結上年度工作的同時,也會部署新一年的工作。外界關心的是:2017年反腐怎么干? 根據上述12月28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透出的信息,新的一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一系列任務清單似乎可以劃出指向。 ——要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加強對貫徹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 ——要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加大問責力度,落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確保交上作風建設合格答卷。 ——要嚴把政治關、廉潔關,發現干部有問題及時報告,瞞報的要嚴肅問責。 ——要扎實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及試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改革目標。 ——要減少腐敗存量、重點遏制增量,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讓廣大群眾感受到全面從嚴治黨的實際成效。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把自我監督和接受黨內監督、民主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結合起來,做到打鐵還需自身硬,建設一支讓黨放心、人民信賴、忠誠干凈擔當的隊伍。 此次中紀委全會上,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強化黨內監督、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強化監督執紀問責、馳而不息糾正“四風”等方面,將做出哪些部署,以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值得關注。 |
相關閱讀:
- [ 01-05]中紀委反腐大片播出中篇——《嚴防“燈下黑”》
- [ 01-04]中紀委反腐專題片揭落馬紀檢官員貪腐細節
- [ 12-30]中紀委:前11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36萬件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