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費撬動中國經濟新引擎——“十三五”開局之年經濟新亮點述評之七
2017-01-06 11:56:03?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林晨 林雯晶 |
分享到:
|
一種力量:催生新空間,煥發新活力 新消費,既拉動經濟總量增長,又帶動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 電商的高歌猛進讓一部分實體店“死去”的同時,也讓另一部分獲得了“新生”。天虹商場引入豐富的商業業態,打造高顏值場景,變成“一個出售生活方式的地方”。銀泰百貨則引入全渠道買手店,實現線上線下同步同款同價,并通過多個場景設計提升購物體驗。 在電商大潮的倒逼下,實體店化危機為動力,加快創新轉型和線上線下融合,提升體驗服務的同時,也利用大數據等信息手段更好地引導生產。 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指出,互聯網引發了消費端變革,讓制造企業獲得了直接的消費者反饋,從而能提供符合市場需要的產品和創新,減少無效庫存和資源浪費。 既讓老樹發新芽,也在催生新空間。在服務消費帶動下,我國服務業增長勢頭明顯。今年前三季度,服務業占GDP比重52.8%,比第二產業高出13.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提高1.6個百分點,顯示出結構轉型在延續。 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副研究員鄭慧說,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消費結構升級轉型有很強的層次性和階段性,將直接影響產業結構的變化。 一個方向:提升品質,豐富供給 盡管消費對經濟的基礎性作用愈發明顯,但要看到我國供給結構和供給質量不適應居民消費持續增長、消費結構加快的需求,且一些領域面臨較嚴重的產能過剩,供給結構轉型調整任務十分艱巨。 鄭慧說,消費提供方必須創新消費模式,著眼于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鼓勵市場主體提高產品質量、擴大新產品和服務供給,給予消費者以良好的消費感受和體驗。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布《關于進一步擴大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的意見》,對提升品質消費、促進幸福消費、優化消費環境做出部署,有望加速迎來“消費大潮”。 在提升品質方面,專家建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加快建設與國際標準接軌的質量標準體系,完善質量監管體系,提升監管能力、效率和精準度。 |
相關閱讀:
- [ 01-05]增加長假 促進旅游消費
- [ 01-04]網絡文學發展的新氣象、新趨勢、新態度
- [ 01-04]文化部:2017年將積極推進擴大文化消費試點
- [ 01-04]2017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明日正式拉開帷幕
- [ 01-04]泉港啟動阿里巴巴農村淘寶項目
- [ 01-03]會員卡里錢不夠扣 商家承認員工失誤但拒絕查清單
- [ 12-28]“網購”“網銷”:電商塑造農村消費新生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