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計生委將加強霧霾健康風險監測研究和防護產品標準制定
2017-01-08 11:59:08?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林晨 陳暉 |
分享到:
|
新華社北京1月7日電(記者 呂諾)記者7日從國家衛生計生委獲悉,對空氣污染物的健康風險監測研究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衛生部門將加強健康防護產品的標準制定,推動相關產品標識規范使用,指導公眾市場消費。 國家衛生計生委宣傳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群安介紹,國家衛生計生委2013年起開展空氣污染對人群健康影響監測項目,為制定相關政策和預防干預措施提供依據。從近期霧霾天氣監測情況看,監測地區醫療機構就診人數未發生較大變化。 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所長施小明說,這一監測項目目前已覆蓋全國31個省份、60個城市,共設立了125個監測點。監測顯示,隨著污染濃度增加,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門急診量有所增加,但增幅不是很大,而且往往與冬季呼吸道疾病多發趨勢重疊。 中國疾控中心主任王宇說,從霧霾對健康影響的風險評估上來看,室內空氣PM2.5濃度在75以下時比較安全,誘發健康問題較少;家有孕婦、兒童以及患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性疾病的敏感個體時,室內空氣PM2.5濃度應盡可能降低至35以下。 王宇指出,空氣凈化器應明確標識包括可凈化的污染物種類、潔凈空氣量、污染物累積凈化量、適用面積、噪聲和能效水平等主要技術指標;選擇口罩時,優先選擇標有KN95或N95、FFP2及其以上標準的口罩,同時應考慮面部貼合性。口罩生產企業應在產品明顯部位附有清楚的標識,包括產品防護級別、使用說明、推薦使用時間及貯存期、消毒方式等。 毛群安說,國家衛生計生委下一步將繼續加強相關監測、預警和風險評估工作,對醫療機構做好重污染天氣診療指導,向公眾大力普及自我防護知識;加強重污染天氣健康影響方面的科學研究,通過多種渠道加大研究投入;加強科學防護措施,特別是加強針對個人防護、室內防護以及兒童、老人和患有基礎性疾病的重點人群,還有學校、醫院等特殊公共場所的防護指導。 |
相關閱讀:
- [ 01-08]強冷空氣今抵廈驅散霧霾 明后天市區最低氣溫12℃
- [ 01-07]環保部門曝光“2016年度十大霧霾謠言”
- [ 01-07]德國霧霾為何神奇消失?
- [ 01-07]罕見霧霾突襲廈門 防霾口罩一下成了香餑餑
- [ 01-07]霧霾七問:到底是哪些原因導致這么嚴重的霧霾?
- [ 01-07]廈門今明仍有霧霾 后天冷空氣來廈驅霧霾
- [ 01-06]吸入身體和肺里的霧霾永遠排不出去?協和專家辟謠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