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9日電(記者 李金磊) 職稱制度迎來大變革。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8日印發《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要求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的傾向。 根據意見,以后評職稱將發生大變化:對外語和計算機要求不高的崗位,可不用再考外語和計算機;論文不再成為“硬杠杠”,教案、病歷等成果也可替代;所有職稱系列均設置到正高級,小學教師也可評“教授”;實行學術造假“一票否決制”,弄虛作假取得職稱將一律撤銷。 外語和計算機不再統一要求 ——對外語和計算機要求不高的可不用考 明明工作崗位對外語要求不高,甚至跟外語不沾邊,但過不了外語考試就評不上職稱,這一飽受詬病的現象將得到改變。 意見提出,對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不作統一要求。確實需要評價外語和計算機水平的,由用人單位或評審機構自主確定評審條件。 同時,對在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以及對外語和計算機水平要求不高的職稱系列和崗位,不作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求。 也就是說,以后對外語和計算機要求不高的崗位,可以不用再考外語和計算機了 中新網記者注意到,目前多地已經下發通知,不再將外語水平和職稱評審掛鉤。如北京市人社局近期發布《關于北京市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從2017年1月1日起,職稱外語等級考試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不作為申報職稱評審的必備條件。 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論文不再成為“硬杠杠” ——教案、病歷等成果也可替代 “唯論文”這一傾向也將得到糾正。意見要求,合理設置職稱評審中的論文和科研成果條件,不將論文作為評價應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條件。 同時,對在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淡化或不作論文要求;對實踐性、操作性強,研究屬性不明顯的職稱系列,可不作論文要求。 此外,探索以專利成果、項目報告、工作總結、工程方案、設計文件、教案、病歷等成果形式替代論文要求;推行代表作制度,重點考察研究成果和創作作品質量,淡化論文數量要求。 長期以來,發論文是很多專業技術人才的痛,現實中,醫術再高明的醫生、教學能力再強的老師也難突破“不發論文休評職稱”的“硬杠杠”。這也滋生出論文造假抄襲、花錢發論文等亂象和行業利益鏈。 在專家看來,論文不再作為評職稱的硬性要求,使得人們可以不再疲于想方設法發論文,而是能有更多時間專注本職工作。而教案、病歷等成果形式替代論文,則更加符合人才評價的規律。隨著措施的落地,相關行業亂象也有望得到改觀。 中新社發 翟羽佳 攝 所有職稱系列均設置到正高級 ——小學教師也可評“教授” 在職稱系列方面,意見提出,繼續沿用工程、衛生、農業、經濟、會計、統計、翻譯、新聞出版廣電、藝術、教師、科學研究等領域的職稱系列,取消個別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職稱系列,整合職業屬性相近的職稱系列。 其中,各職稱系列均設置初級、中級、高級職稱,其中高級職稱分為正高級和副高級,初級職稱分為助理級和員級,可根據需要僅設置助理級。目前未設置正高級職稱的職稱系列均設置到正高級。 此前,會計、中小學教師等多個職稱系列并沒有設置正高級職稱,改革后,將突破這些人員職業的“天花板”,大大拓展專業人才的職業發展空間,小學教師評上小學“教授”也成為可能。 中新社記者 于琨 攝 實行學術造假“一票否決制” ——弄虛作假取得職稱將一律撤銷 意見提出,堅持把品德放在專業技術人才評價的首位,重點考察專業技術人才的職業道德。 同時,完善誠信承諾和失信懲戒機制,實行學術造假“一票否決制”,對通過弄虛作假、暗箱操作等違紀違規行為取得的職稱,一律予以撤銷。 之前,在“唯論文”的傾向下,學術造假等現象層出不窮。去年就有媒體報道,巴西學術期刊上有大量的中國醫生的論文涉嫌抄襲或者代筆。 可以預期,隨著論文不再作為評職稱的硬性要求,以及學術造假“一票否決制”的實行,為了獲得職稱而弄虛作假的行為將大大減少。 |
相關閱讀:
- [ 10-30]優質醫療資源向下走:多地醫生評職稱需先下基層
- [ 08-17]莆田鄉村教師待遇提升 評職稱無發表論文要求
- [ 07-11]泉州鄉村教師支持計劃:評職稱傾斜 保障房優先|寧德將啟動區域集中供熱工程
- [ 06-07]行業組織評職稱要評出公信力
- [ 02-29]浙江規定大學生到農村教書可退學費 評職稱可不發論文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