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煤液化產業已呈現出技術多樣化、產品多元化的良好發展態勢,產業雛形初現。業內專家認為,加快我國煤制油產業發展,不僅有助化解煤炭產能過剩,實現煤炭清潔高效轉化,也有利于拓寬我國油品供給渠道,優化能源供給結構,保障能源供應安全,是推動煤炭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乃至中國能源革命的戰略性舉措—— 近日,歷經了10多年的技術攻關和39個月的奮力建設,全球單套規模最大的煤制油項目神華寧煤集團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項目一次試車成功,并產出合格油品,這標志著我國在能源戰略儲備方面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推進石油替代戰略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隨著經濟的發展與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長,作為石油替代戰略工程,我國重新恢復了煤制油技術的研究與開發。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石油進口量的增長,煤炭液化技術研發進一步加快。 中國煤炭經濟研究院有關負責人告訴《經濟日報》記者,通過企業加大科研投入和科研人員的辛勤付出,我國煤制油工藝、反應催化劑及其工業化裝置等技術領域的自主創新不斷取得突破,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取得中國煤基制油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迫使南非等煤制油技術退出中國市場。 記者了解到,2005年9月份,科技部對中科費托合成油工藝實行驗收;2008年投產的神華集團承擔的全球首套百萬噸直接液化工藝也于2011年轉入商業化生產階段;兗礦集團2004年的萬噸級費托合成油技術試驗成功,其承擔的百萬噸商業化示范項目于2015年8月底投料試車成功。 “我國煤液化產業的發展呈現出技術多樣化、產品多元化的良好發展態勢,產業雛形初步形成。”據該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還將有伊泰伊犁100萬噸間接液化、伊泰鄂爾多斯200萬噸間接液化、伊泰新疆200萬噸間接液化、神華寧煤400萬噸(二期)間接液化、神華鄂爾多斯320萬噸(二期)直接液化、兗礦/延長榆橫400萬噸間接液化等項目陸續建成投產。到“十三五”末,預計我國將形成煤液化總產能2818萬噸/年,按照70%左右制成的燃油成品計算,達產后將有2000萬噸/年煤制油品。 爭議問題基本解決 發展煤制油曾飽受爭議。這些爭議的焦點集中在煤制油耗水量大、污水處理難、能源轉換效率低、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煤制油發展面臨的爭議已基本有了答案。 以耗水問題為例,伊泰煤制油項目采用節水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水的重復利用率可以達到97%,冷卻水重復利用率超過98.7%。其在建項目的設計中,大量采用空冷器、密閉循環水、高濃度鹽水蒸發結晶等節水措施,可將萬元國民經濟增加值水耗控制在10噸以內,噸標煤水耗控制在2.2噸。神華集團鄂爾多斯的煤制油項目最初設計的噸油水耗達10噸,但隨著工藝不斷改進,該項目噸油水耗已經從設計之初的10噸降到5.8噸左右。神華集團表示,到2020年,神華煤制油項目將努力實現水耗繼續降低20%,把新鮮水耗量降到最低。 在污水處置中,神華集團的鄂爾多斯煤制油項目實施“清污分流、污污分治、一水多用”,自2008年以來,神華集團共完成污水技改技措項目達16項。 在能源轉化效率方面,目前煤炭直接液化的能源轉化效率可以達到58%,間接液化可以達到43%,比一般火電廠40%左右的轉化效率更高。 在廢氣排放方面,煤制油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濃度達85%以上,適合集中回收。此外與火電廠相比,煤制油企業的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更低。 政策扶持亟待推進 業內專家表示,盡管目前我國煤制油技術已經較為成熟,但仍處于產業發展初期階段,需要政策扶持。目前行業仍然缺少相應的技術標準、建設標準、產業管理細則與準入標準。 更讓煤制油企業頭疼的是,2014年底國際原油價格出現斷崖式下跌而導致國內成品油價格大幅下調并由此引發成品油消費稅大幅提高,盡管煤基制油不同于原油基煉油,其成本與原油無關,但仍承擔了與原油基煉油一樣的消費稅,稅負問題已經嚴重影響煤制油產業發展。據測算,煤制油示范項目柴油綜合稅負為36.82%,石腦油綜合稅負為58.98%。其中由于原料價格低,可抵扣增值稅較低,煤制油產品實際承擔的增值稅率遠高于石油基產品。此外,受成品油批發管理、銷售體制與定價機制影響,煤制油產品價格很難體現真實成本。 專家建議,有關部門應堅定煤制油產業在我國能源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同時給予必要的政策支持。例如,將煤制油企業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改革成品油銷售體制,及時核準油品批發銷售資質,將煤基油品與石油煉制品區別對待。 “當務之急還是減免煤制油消費稅。”中國煤炭經濟研究院有關負責人認為,煤制油具有提高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的積極作用,所得到的油品對成品油清潔升級也有促進作用。因此,應當考慮煤制油產業的特殊性,充分考慮煤制油與煉油過程增值幅度的差異,參考國內其他新興產業在成長階段的增值稅優惠政策,按照稅收公平和適度原則,研究適于煤制油品的增值稅率,減少煤炭產地發展高附加值產業的負擔。此外,為煤制油項目能夠實現長遠健康發展,從根本上解決煤制油項目生存和運營虧損問題,建議對煤制油項目消費稅實行分段減免政策。 |
相關閱讀:
- [ 01-03]全球單套裝置最大煤制油項目在寧正式產油-寧夏新聞網
- [ 12-29]世界最大煤制油項目投產 項目總投資550億元
- [ 04-07]烹制油炸食品如何注意防火?
- [ 10-25]臺灣主婦自榨油應對黑心油 制油原料肥肉銷量增
- [ 10-21]為免“黑心油”有未爆彈 臺灣稽查163家制油廠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