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環境價改加快 市場化導向助推節能減排
2017-01-10 12:14:50??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周冬 |
分享到:
|
日前,國務院印發《“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了“十三五”節能減排工作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對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要比2015年下降15%,能源消費總量要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全國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2001萬噸、207萬噸、1580萬噸、1574萬噸以內,比2015年分別下降10%、10%、15%和15%。全國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比2015年下降10%以上。 《方案》要求加快資源環境價格改革,健全價格形成機制。督促各地落實差別電價和懲罰性電價政策,嚴格清理地方違規出臺的高耗能企業優惠電價政策。實行超定額用水累進加價制度。督促各地嚴格落實水泥、電解鋁等行業階梯電價政策,促進節能降耗。研究完善天然氣價格政策。完善居民階梯電價(煤改電除外)制度,全面推行居民階梯氣價(煤改氣除外)、水價制度。深化供熱計量收費改革,完善脫硫、脫硝、除塵和超低排放環保電價政策,加強運行監管,嚴肅查處不執行環保電價政策的行為。鼓勵各地制定差別化排污收費政策。研究擴大揮發性有機物排放行業排污費征收范圍。實施環境保護費改稅,推進開征環境保護稅。落實污水處理費政策,完善排污權交易價格體系。加大垃圾處理費收繳力度,提高收繳率。 “加快資源環境價格改革的目的在于進一步激勵高耗能企業進行節能減排。”華泰證券研究所環保與公用事業團隊助理研究員武云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該政策的亮點在于,在設計上側重邊際激勵的調控,給企業留下了正常生產經營的空間。 武云澤同時表示,一方面《方案》對于高耗能企業來說,多生產、多耗能、多排污,就意味著比以前付出更高的成本,無疑會抑制過度生產的行為,最終達到以環保激勵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效果,可謂一舉多得。另一方面,《方案》以階梯價格、環保稅費等工具為主,同時鼓勵各地制定差別化排污收費政策,而并沒有說要一味以行政手段禁止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這就意味著不同地區、不同規模、不同成本承受能力的企業受到的邊際激勵是存在調控空間的。這樣一來就能照顧到不同企業的差異性,并且給企業在正常運轉的前提下提供了自主規劃生產規模的空間。“《方案》市場化導向的思路非常值得肯定。” 中信建投證券認為,“十三五”期間,環保工作重點由“重數量”向“重質量”的轉變,減排工作邊際難度將有所提高,專業化、精細化將成為行業發展方向。 |
相關閱讀:
- [ 01-06]發改委、環保部有關負責人就“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答記者問
- [ 01-06]《“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印發
- [ 01-06]十三五節能減排目標明確 能耗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內
- [ 12-29]京津冀企業達成11項鋼鐵行業“節能減排”合作
- [ 12-28]湖南開發地熱資源推進節能減排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