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寧1月10日電 (孫睿)“黃河源園區管委會的各項籌備已全部完成,今天黃河源園區正式揭牌儀式,標志著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管委會工作步入實質性階段。”10日,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國家公園管委會主任利加在揭牌儀式上說。 三江源國家公園,是包括長江源(可可西里)、黃河源、瀾滄江源3個園區在內的“一園三區”。園區總面積12.31萬平方公里,園區范圍涉及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治多縣、曲麻萊縣和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4縣的12個鄉(鎮)和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范圍。 利加介紹,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包括青海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扎陵湖——鄂陵湖和星星海2個自然保護分區,面積1.91萬平方公里,其中草地1.47萬平方公里,濕地0.3萬平方公里,其他0.14萬平方公里。 “建立黃河源園區國家公園有利于保護黃河源頭生態系統,保護好高原濕地,為高原特有野生動物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有利于保護瑪多縣原始地貌和世界“第三極”自然景觀;有利于促進源頭地區和中下游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青海省果洛州瑪多縣委書記、黃河源園區國家公園管委會黨委書記何海燕說,在國家公園范圍內的旅游景區、水利風景區、濕地保護公園進行集權式的一體化管理,對草原生態、水生態等保護途徑和保護力度得到進一步改善,破壞資源的現象將逐漸減少,瑪多“千湖美景”再度重現,牧民生活穩步提高,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李曉南表示,黃河源園區國家公園管委會的成立,是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體制機制創新的園區化實踐,是“從經濟小省向生態大省、生態強省轉變”的三江源頭實踐。三江源國家公園各級管理機構將繼續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生態生產生活聯動共贏、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推進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各項工作。(完) |
相關閱讀:
- [ 12-19]厄爾尼諾致三江源區多地冬季氣溫破極高值
- [ 12-13]讓“三江源”山清水秀——浦城縣生態文明建設紀實
- [ 09-20]“全民主體”參與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
- [ 09-13]國家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一期工程完成驗收
- [ 09-09]“新舟60”抵達青海 將開展三江源人工增雨和科學試驗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