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海軍“禍害”錢在吉林省通榆縣東太村是出了名的,誰能好端端地把1800萬元投去種防沙林?他卻這樣做了。 蘭海軍喜歡在1萬多畝林場里轉悠,在這片筆挺的楊樹林外,風沙止步。他指著滿山遍野的林地說:“這一切都是因為2008年我和村書記打了一個賭。” “風沙干旱堿,誰干誰打臉。你種樹也是白搭,活不了的。”老書記憑著自己幾十年的經驗說。蘭海軍卻不服,打賭說:“我種樹肯定能種活。” 倔強是這個45歲東北漢子的性格。他曾經開過加油站,當過包工頭,賺了幾年錢后,于2008年回到家鄉東太村。這個四面被風沙包圍的村子還和兒時一樣,光禿禿的山上沒有幾棵樹。一到春天,風沙吹得人迎面分不清人臉。莊稼“三刮四種”,春耕種完,種子化肥都會被吹跑,只能再補種。貧困像揮之不去的夢魘。 蘭海軍的倔勁上來了:“我要種樹,改變家鄉。” 那一年他投入60萬元,承包450畝林地,打了3眼井,安裝變壓器、電線,提水灌溉,共雇傭50多人,種下7.8萬棵楊樹。幾天后,蘭海軍傻了眼:一場大風把樹吹倒大半,滿地狼藉。蘭海軍和工人把樹一棵棵地扶起、踩實。 這年4月,村里人與蘭海軍見面打招呼總是說“又去扶樹啊”。楊樹沒有辜負蘭海軍,當年樹苗成活率達到95%。 “燒錢”的日子就此開始。每年承包1000畝荒地,打井種樹,接電灌溉,雇人護林,8年下來,蘭海軍建成了3片林場,1.05萬畝林地共投入1800萬元。 “花錢像流水一樣,老婆害怕了,說我不務正業。”蘭海軍重新承包起建筑工程,賺錢再補貼林地。在他的帶動下,附近幾個鄉鎮共有600多戶村民開始造林。 現在的東太村,放眼望去郁郁蔥蔥,從地圖上俯瞰,排排樹林就像一條綠色的圍巾環繞在村子周圍。每到春天,野雞、山鴿成群飛來,嚶嚶成韻;秋天,林下蘑菇叢生,俯拾即是。村里5歲以下的小孩已經不知道黃沙漫天的可怕。 村民金玉軍跟著蘭海軍種了30畝林地,幾年下來,也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效益。原來“三刮四種”玉米產量低,只能種早熟品種,一公頃產量只有5000斤,是其他土地產量的四分之一;因為孩子上學,他還欠下了幾萬元的外債。自從村外綠樹成蔭,金玉軍家起了變化,一公頃地產出玉米1.5萬斤,每年修剪樹的木材足夠冬季取暖。去年,金玉軍不僅還清了外債,還給老爸買了輛電動三輪車。農村環境改善,種地收入提高,村里年輕人也漸漸留下來。 近幾年,吉林省勞動模范、綠化先進個人、生態保護人物……榮譽證書獎杯擺滿了蘭海軍的書架。 現在,蘭海軍經常去看望87歲的老書記。說起當年打的那個賭,老書記豎起大拇指說:“好,好,你贏得好啊!” |
相關閱讀:
- [ 12-10]貴州劃定9條林業生態紅線 9206萬畝林區"碰不得"
- [ 12-03]棄石材生意回鄉開荒 黃克榆:愿作春風吹綠萬畝林
- [ 10-27]違法占林年均超200萬畝“林地紅線”誰保護? 香山賞葉半小時路用了4小時
- [ 04-05]河南信陽祭掃引燃萬畝林地 村民稱報警無人救火
- [ 02-08]龍巖牛皮嶺近萬畝林地被毀 村民自發守護山林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