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哈爾濱1月11日消息(記者 彭磊) 11日,直擊東北經濟黑龍江采訪團到訪哈工大機器人集團、中國云谷、哈爾濱市綜合保稅區、華南城等地。從宏觀到微觀,整體上對于黑龍江省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創新創業活力、構建外向型經濟等方面有了更深入地洞察和思考。 2016年5月23日至2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到黑龍江省考察調研,強調要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強化創新鏈和產業鏈、創新鏈和服務鏈、創新鏈和資金鏈對接,把振興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在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基礎上,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核心位置,動員全省上下挺起“龍江科技自信”、“龍江創新自信”,特別是圍繞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三篇大文章,讓科技創新資源潛力加速釋放。 加快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 哈工大機器人集團(HRG)成立于2014年12月,是由黑龍江省政府、哈爾濱市政府、哈爾濱工業大學共同投資組建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是最早從事機器人技術研究的單位之一。HRG作為我國機器人產學研發展的典型代表,擁有"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300余項機器人領域核心技術與發明專利,并傳承學校30年機器人技術基因,是科研成果向產業轉化的重要平臺。目前集團推出的20余100余種高新技術產品為持續良好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HRG現有員工1300余人,其中博士生70人、碩士生269人、本科生644人。兩年以來,HRG針對市場需求,發揮哈工大集聚技術和人才的平臺作用,構建“創新、創業、產業”聯動發展模式,促進技術成果向產品轉化。 哈工大機器人集團 黑龍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言人表示,在培育壯大機器人產業等“新字號”方面,重點是按照高端化、智能化、服務化方向,加快發展成長性好的戰略新興產業。突出抓機器人、云計算等新興產業集群建設,2016年重點實施了37個產業項目,年計劃投資35.9億元。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先進機器人系統裝備研發基地、703燃氣輪機產業園等一批項目獲得國家支持。目前HRG已經吸引幾十個團隊加盟,發展控股子公司10余家。其中,哈工海渡工業機器人等已開始啟動批量生產。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副總裁白相林表示,隨著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的不斷深入推進,發展機器人產業對于經濟“調結構、轉方式、穩增長”重要作用日益凸顯。HRG不僅承載著學校成果轉化的重任,而且也承擔著產業發展的使命。 要加快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對接。通過高新技術成果展示交易平臺面向社會廣泛發布推介,組織對接。與中關村、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北理工等相繼建立合作關系,拓展引進首都創新成果來我省落地轉化。據統計,2016年全省新開展高新技術成果發布對接活動156次,推介高新技術成果2199項,轉化落地高新技術成果455項,簽約額15.41億元。同時推動科技企業上市,促進科技型企業做大做強。2016年,全省新推動“哈爾濱奧松機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7家科技型企業在“新三板”掛牌。 通過上述方針政策,黑龍江省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穩步推進。其中,哈爾濱工業大學通過培育壯大了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焊接集團、利劍集團、大數據產業集團、環境集團、激光通信有限公司、雷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等8家“新字號”高新技術企業,吸引匯聚全球千余名高端人才,年銷售收入達30多億元,學校持股總值近百億元。 加快推進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加快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加快落實科技政策措施,將是黑龍江省高新技術產業今后的發展方向。 加快推動云計算等新興產業發展 “中國云谷”于2010年11月18日正式啟動,總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主要發展云計算產業、物聯網產業、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新媒體和動漫影視制作產業等。其發揮地理位置(北緯45°區域,設立云端中心的黃金緯度)、全產業鏈生態體系、產融推動、招商資源整合等優勢,以傳統優勢產業和新興特色產業為升級核心,以“產業園區生態、產業鏈生態、政府事務生態、‘互聯網+’生態、電商企業生態、創業孵化生態、公共服務平臺生態”等配置十大生態體系,以電商產業園區為運營載體,采用O2O的線上、線下全方位深度互動,讓生態體系里的每一個參與者都能各取所需。 匯聚云的力量 同時其依托中國投資協會的投融資資源、國商金融集團的強大資本實力,聯合上百家頂級投融資機構,提供諸如投融資、信貸、產業基金等方式,推動資金鏈引導創業創新鏈、創業創新鏈支持產業鏈、產業鏈帶動就業鏈,實現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示范園區建設,為地方政府、行業、產業園區、企業、創客解決升級和發展瓶頸。目前“中國云谷”已與京東集團、淘寶、網易、新浪等數百個互聯網、電商平臺、品牌、服務商、企業達成戰略合作。 加快構建外向型經濟 黑龍江省目前正加快對外開放平臺建設。充分發揮哈爾濱對俄合作中心城市功能,與俄羅斯開展全方位合作,啟動了哈爾濱新區建設。哈爾濱綜合保稅區、牡丹江保稅物流中心、綏芬河—東寧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獲得國家批準。哈爾濱、牡丹江、綏芬河被確定為國家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城市。黑龍江(哈爾濱)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建成并上線運行。積極推動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建設。推進實施檢驗檢疫一體化通關模式。 綜合保稅區沙盤演示 哈爾濱市作為中蒙俄經濟走廊“龍江絲路帶”核心城市,綜合保稅區申報創建工作的全面啟動,已經成為構建外向型經濟開放合作的先行區。2016年3月7日,國務院正式批復設立哈爾濱綜合保稅區,總規劃面積3.29平方公里,具備保稅加工、保稅物流和保稅服務、口岸通關四個核心功能。目前,哈爾濱綜保區一期(圍網內面積1.127平方公里)正在積極籌備迎接國家正式驗收。 哈爾濱綜保區以機制創新驅動對外開放水平的提升,并取得了一定進展:構建“國際樞紐+物流通道+綜合保稅區+產業配套區”四位一體的內陸開放體系;為黑龍江省內陸開放提供功能齊全的新載體;2016年開展招商引資工作,截至目前,已簽約企業24家,其中12家企業已經完成注冊;積極赴俄羅斯、法國、意大利、德國等國開展招商推介活動,開拓引進國際項目領域;探索推進綜保區與內陸港的“區港一體化”以及海關多式聯運監管中心等功能區的聯動,實現口岸通關與保稅功能的無縫銜接;優化整合進出口通關服務等,切實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發展環境。 中國進入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實現東北經濟振興,離不開產業結構調整,更離不開創新驅動力。如何發揮好老工業基地現有優勢,如何加快推進創新意識培養、產業結構升級以及政府職能轉變,將是東北全面振興的關鍵著力點。 |
相關閱讀:
- [ 12-14]瞄準短板全力攻堅 頂住壓力蓄積動能——東北經濟走勢觀察
- [ 12-11]閩東北經濟協作區主要領導共同探討推動區域協作發展
- [ 11-09]東北經濟趨穩 結構調整新動能顯現
- [ 11-03]東北經濟在“鳳凰涅槃”中企穩向好
- [ 10-30]東北經濟已現回暖跡象 爬坡過坎仍需“硬改革”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