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瑞士之行特別報道】無車小鎮:藍天白云后的環保經驗
2017-01-13 16:24:47??來源:央視網 責任編輯:周冬 林雯晶 |
分享到:
|
瑞士有近300座3000米以上的雪山高峰,因此被稱作“歐洲的屋脊”。每年來瑞士旅游的游客數量超過了瑞士本國人口,也給環境脆弱的高山地區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如何在發展旅游業的同時,保護環境?瑞士人有許多新技術、新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自我約束的措施。接下來,就請跟隨央視新聞記者走進瑞士山間的一個環保小鎮。在這里,人們日常出行并不使用機動車代步,因此這里也被稱為“無車小鎮”。 這里是瑞士腹地阿爾卑斯山麓的少女峰附近。清泉,瀑布,雪山,林海,眼前美景讓人想起李白的名句: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為了保護這樣的美景,本地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央視新聞記者 孔琳琳:來到瑞士中部海拔1650米的米倫村,我們看到這個村莊里有很多平整的柏油小馬路,但其實這個村莊是一個無車村莊,所有來到米倫村的游客還有滑雪愛好者都只能搭乘火車或者纜車。在米倫村,所有的村民是沒有代步車輛的。 米倫村常駐居民一共有500多人,賓館、飯店最多可接待2000多名游客,這樣的人口密度在這里的山區可以算是密集了。身處無車小鎮,人們日常出行主要靠走,某些地段也可以騎車,滑雪更是冬季的時尚運動,米倫村的男女老少幾乎都會滑雪。而山對面,少女峰周邊的空氣被瑞士人裝罐出售,售價30瑞郎,約合人民幣200元。 米倫村居民 克里斯蒂安:這個村莊的特別之處在于我們這里沒有汽車,這里是無車村莊,我出去工作需要坐火車或者纜車。 外國游客:這個村子很棒,人們不需要擔心汽車。這里的夜晚非常安靜,孩子們可以隨意活動,這個村子很小,到哪里都很方便。 米倫村里也有少量的電動出租車, 可以幫人運貨搬家, 提供各種短途服務。在米倫村經營中餐館的新加坡華人譚先生和趙女士告訴記者,他們選擇在米倫村安居樂業,就是看中這里世外桃源一樣的環境。 他們每周出山采購一次,車輛停在山下,運貨上山需要交少量運輸費。此外,米倫村的所有垃圾都是通過火車或纜車運下山處理。 米倫村中餐廳老板 譚先生:這里需要掛上標簽才能丟,否則垃圾不能被丟掉。 央視新聞記者 孔琳琳:這上面寫著什么? 米倫村中餐廳老板 譚先生:這是市政理事會的標志,他們看到這個標志,他們就會丟掉垃圾。我們希望可以在這里退休,在這里養老,我們不是要過很富貴很有錢的生活,我們過得比較舒服和有自己的空間。 在米倫火車站,記者看到這塊電子顯示牌,它告訴過往旅客,這座火車站的主要電力來源于一塊143平米大的太陽能光伏電池。自2014年8月安裝以來,這塊電池已經生產了51400多度的電力。米倫村的不少人家都使用這種新能源,在享受舒適生活的同時,也維護了眼前雪山的潔凈和清新。 在瑞士,還有不少像米倫村這樣的無車小鎮。它們貼近大自然,依靠當地居民的自覺努力,使繁榮的旅游業和清新的大自然共存。近年,受經濟低迷的影響,不少高山旅游景點已經暫停營業,而米倫村以它絕美的風光和世外桃源一樣的潔凈環境,依然吸引著絡繹不絕的游客。 |
相關閱讀:
- [ 01-12]專訪:習主席訪問將使中瑞合作全面提質升級——訪中國駐瑞士聯邦大使耿文兵
- [ 01-12]習主席新年首訪,立足一國,面向歐洲和全球
- [ 01-11]綜述:歐洲各界期待習主席瑞士之行取得豐碩成果
- [ 01-09]軍隊各級紀委和紀檢干部學習習主席重要講話
- [ 01-03]品讀習主席新年賀詞里的那些“金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