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15日電 專訪:“我相信中國將有效治理霧霾”——訪世衛組織駐華代表施賀德 新華社記者 黃堃 2017年新年前后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持續多日的嚴重霧霾天氣,再度引發人們對這個與健康相關問題的高度關注。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施賀德在北京舉行的一個健康論壇上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我有信心中國的空氣污染問題在接下來5到10年里會有非常顯著的改善”。 在科學傳播平臺“未來論壇”14日至15日于北京舉行的2017年年會上,有一個分論壇主題是“未來健康”,施賀德參會討論。這位擁有流行病學博士學位的德國衛生專家已在北京生活多年,跟記者談起了霧霾這個影響健康的空氣污染問題。 施賀德說,霧霾會對身體造成危害,如短期會引發一些人的哮喘,長期而言,有證據顯示空氣污染可能使癌癥發病風險增加。“霧霾對健康的危害讓世衛組織擔憂,我個人也為此擔憂,”他建議人們在霧霾天使用空氣凈化器等設施。 但是,只凈化家中或辦公室等室內的空氣并不夠,最終還要從根源上治理霧霾。施賀德說,霧霾和許多環境污染問題一樣,有深刻的經濟根源。現在,全球許多污染較重的制造業都轉移到經濟欠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因為這些地方成本更低,當地為了發展經濟往往又未能充分重視環保問題。 他強調,每個國家、每個社區都有責任保護環境不受污染,但在全球化的今天,保護環境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像空氣污染就會發生“漂移”,如果都只顧著“自家后院”,往往收不到較好效果。 施賀德說,他先后兩度來北京工作,感受到中國治理霧霾力度的巨大變化。他上次在北京工作是2007年到2010年間,當時就碰到過霧霾天,但那時對治理空氣污染的重視還不夠。 “而我在2013年再來時,只過了3年,情況完全發生了變化,”施賀德說。他記得那一年中國政府提出了許多改善空氣質量的措施,“實際上是向污染宣戰”,中國隨后加大了治理污染的力度,總體上已經取得了進步。 他說,雖然現在還有一些嚴重空氣污染的日子,但治理霧霾需要時間,還需采取更多措施,進一步加強治理力度。“我認為,如果有一個地方能夠有效地應對這個問題,那這個地方就是中國。因為只要中國決心去做,各種資源就很快能跟上。” 從2013年來到中國后就沒有離開的施賀德說:“我有信心中國的空氣污染問題在接下來5到10年里會有非常顯著的改善。” |
相關閱讀:
- [ 01-13]鐵總回應霧霾對高鐵影響:加強設備保養 保運行安全
- [ 01-13]霧霾消散的全球愿景與實踐:多國曾付出慘重代價
- [ 01-12]媒體:到全民向霧霾宣戰的時候了
- [ 01-12]媒體:治霾必須擼起袖子動真格
- [ 01-11]霧霾治理沒有局外人
- [ 01-11]專家:中小學安裝防霧霾系統要細思量 防偏頗決策
- [ 01-11]治霾世界大戰:倫敦曾1.2萬人喪生 整個洛杉磯在哭泣
- [ 01-10]人民時評:共同努力,為了我們暢快的呼吸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