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報訊(記者 姜樊) 上周五,央行繼賬戶分類等新規之后,再度劍指第三方支付賬戶安全問題,并重拳出擊建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制度。未來,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機構,都將把備付金按比例拿出一部分上交央行進行存管。 根據央行在上周五發布的《關于實施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有關事項的通知》中規定,自2017年4月17日起,支付機構應將客戶備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機構專用存款賬戶,該賬戶資金暫不計付利息。 所謂客戶備付金,是消費者在網上購買商品或服務時,支付的貨款,在確認收貨之前,一直會存放在支付機構的賬戶上的資金。當時間較長時,這部分資金就會出現巨額沉淀。 央行新聞發言人介紹說,目前,支付機構將客戶備付金以自身名義在多家銀行開立賬戶分散存放,平均每家支付機構開立客戶備付金賬戶13個,最多的開立客戶備付金賬戶達70個。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267家支付機構吸收客戶備付金合計超過4600億元。而此次涉及到的客戶備付金大約占比20%左右。 “客戶備付金的規模巨大、存放分散,存在一系列風險隱患。”央行新聞發言人解釋道,客戶備付金存在被支付機構挪用的風險。早在2014年8月,浙江易士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發生挪用客戶備付金事件,涉及資金5420.38萬元;2014年12月,上海暢購企業服務有限公司發生挪用客戶備付金事件,造成資金風險敞口達7.8億元,涉及持卡人5.14萬。 |
相關閱讀:
- [ 06-27]7月1日起網絡支付賬戶須實名認證
- [ 06-27]網絡支付新規大限將至 7月起支付賬戶須實名認證
- [ 05-27]未實名認證用戶 7月起網絡支付賬戶使用將受限
- [ 05-13]支付寶微信開始支付賬戶實名驗證 三招識別詐騙信息
- [ 03-12]央行:7月1日開始運行新的非銀行支付賬戶體系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