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地調控政策密集發力,土地市場在2016年底進入降溫通道。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1月以來,全國土地市場冷清,單宗成交總價10億元以上地塊合計為20宗,總價超過5億元的地塊只有35宗;在地塊總價超過10億的地塊中,溢價率超過100%的只有5宗,大部分熱點城市土地成交溢價率明顯降低,比如深圳、上海等城市地塊成交溢價率均明顯低于2016年平均水平。 “相比2016年市場表現,整體土地市場在政策的抑制下,溢價率已經明顯下調。”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稱,土地出讓市場相關約束與限制條件越來越多,是導致土地市場數據降溫的主要原因。“北京、深圳成交的數宗地塊,全部要求限價或持有出租住宅用地,大部分城市為了避免‘地王’都加大了限制條件。”他說。 2016年下半年以來,多個主管部門就房企拿地資金出臺了“去杠桿”措施,收緊了銀行理財資金、信托及發債等融資渠道。不過,目前在房企拿地過程中,還存在監管外的一些融資“創新”方式,專門為開發商提供拍地保證金甚至首付金。 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表示,地方政府目前對房企加杠桿拿地現象仍存在監管盲區,從目前各個省市出臺的“控制高價地”的措施來看,主要還是集中在提高首付款與保證金比例,但是一些“創新”融資渠道依然可以使房企繞過最低首付比例的限制,弱化政策效果。 中國指數研究院方面分析認為,2016年熱點城市堅持“分類調控、因城施策”,相繼提出增大土地供應、限購限貸等新政,房地產市場逐步趨于穩定,土地市場非理性行為明顯減少。2017年,落實調控、確保平穩將是房地產市場的主旋律,增供宅地與調控仍為重點城市關注重點,部分需求或將外溢至周邊城市;另一方面,房地產市場分化將持續,三四線城市仍需去庫存。 2016年下半年以來,重點城市紛紛出臺調控政策,部分房地產市場走向過熱的城市正在逐步趨于穩定。中指院預計,2017年各熱點城市將繼續執行已出臺的限貸、限購、土地相關措施,穩定市場預期,打擊非理性投機行為。 張大偉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2017年開始,各地樓市政策依然持續收緊,特別是針對土地出讓的各種約束面臨全線收緊的趨勢,預計2017年整體土地市場將比2016年下半年進一步降溫。記者高偉 北京報道 |
相關閱讀:
- [ 11-10]一線城市土地溢價率創歷史紀錄 樓面均價高達1.5萬元
- [ 07-25]“地蟲”背后:學位房喊價6萬 土地溢價恐過百倍
- [ 06-25]標桿房企拿地謹慎 一二線城市土地溢價率創兩年來新低
- [ 06-25]一二線城市土地溢價率創兩年新低 房企拿地銳減
- [ 06-25]進入二季度一、二線城市土地溢價率創兩年來新低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