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發過年費”,物業依法服務的范本 每到年底,一些小區利用公共收益,給業主發購物卡或年貨,多則兩三百元,少則幾十元。近日,有網友爆料,重慶市南坪一小區真牛,給每戶業主發1000元過年費,引來眾多網友的羨慕,感嘆別人的業委會,還能給業主分錢。 這個牛小區給207戶業主發的過年費,全部來自小區的公共收益,得益于小區業委會成員的認真負責,精打細算,歷年來開源節流,積聚起不菲收入,而這在很多小區往往是一筆糊涂賬。媒體曾做過調查,發現近些年全國各地小區公共空間被蠶食的情況層出不窮,由此引發的糾紛接連不斷。不僅停車位、地下室被蠶食,公共設施里的廣告收入收支也不明朗。公共收益遭侵占問題嚴重,讓人生出“管家權利大于主人”的感嘆。 究其原因,首先在于業委會和物業公司的角色錯位。根據物權法、《物業管理條例》規定,業委會或物業公司是為維護業主權益而生,而現實情況下,多數是業主和物業、業委會關系緊張,甚至劍拔弩張。很多物業管理公司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自恃是社區的“管家”,高業主一等,而忘記了服務業主之工作本職,賬務不透明不公開,服務不到位;導致管家用主人的共有空間牟利卻不上交利潤、欺瞞、私用的做法十分普遍。 其次,小區物業管理中存在灰色地帶。由于歷史的原因和法律界限的模糊,小區內公共設施權屬存在紛爭,小區內公共收益界定模糊。誰有權出租屬于全體業主的空間?租金又該歸誰?各方的疑惑和紛爭導致居民不知情,對公共收益概念不清晰,而物業公司卻濫用職權,公共收益開支不透明,給相關管理留下巨大漏洞。 由此可見,“小區發放過年費”不僅是一筆金錢,還是現代小區管理中法規與現實的積極彌合,構建了業主和業委會的正常關系,彰顯了人際關系、社群關系的良性互動。當業主和業委會、物業都能依規辦事,有章可循,業委會盡職盡責,真正維護小區公共空間收益,保護業主知情權、收益權等合法權益,不僅有利于改善小區服務,提高公共服務能力,雙方還可以在服務與獎勵、付出和回報的良性循環中,“得到”更多。 “小區發過年費”是一個良好范本,佐證了“業主自治”的能動性、有益性。國內外一些成功經驗告訴我們,業主自治通過民主程序建立自治組織,確立自治規范、自主決定本小區范圍內的公共物業事項,是現代社區管理的發展趨勢。只有積極、主動參與“業主自治”,把社區的事當做自家的事,建立健全完備的自治制度,并從一個小區、一個街道向外擴撒,構建新型睦鄰關系,鄰里關系、社區風貌與社會和諧關系都會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狀態,“小區發過年費”就不再是“別人家的業委會”“別人家的小區”。 |
相關閱讀:
- [ 02-16]男子為籌過年費盜竊原單位電腦被抓
- [ 01-18]租女友回家過年,誰該反思?
- [ 01-18]專車跨省接農民工回家過年
- [ 01-18]江西分宜專車跨省接農民工回家過年
- [ 01-17]“避霾族”涌入過年 廈門住宿業者嘆:供不應求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