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2020年國內海洋捕撈總產量減至1000萬噸以內
2017-01-20 11:26:07??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蔡秀明 趙舒文 |
分享到:
|
資料圖。 錢程 攝 中新網1月20日電? 農業部2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介紹了海洋漁業資源管理制度改革有關情況。于康震指出,到2020年國內海洋捕撈總產量減少到1000萬噸以內;所有海區的休漁開始時間統一為5月1日12時,休漁開始時間向前移半個月到1個月,最少休漁三個月。 于康震介紹,農業部日前正式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國內漁船管控實施海洋漁業資源總量管理的通知》。《通知》總體精神就是要將漁船捕撈能力和漁獲物捕撈量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主要體現在兩個具體目標: 一個是漁船投入的控制目標,到2020年全國壓減海洋捕撈機動漁船2萬艘、功率150萬千瓦,除淘汰舊船再建造和更新改造外,不新造、進口在我國管轄水域生產的漁船。通過壓減海洋捕撈漁船船數和功率總量,逐步實現海洋捕撈強度與資源可捕量相適應。 另一個是漁獲物產出的控制目標,國內海洋捕撈實行負增長政策,到2020年國內海洋捕撈總產量減少到1000萬噸以內,與2015年相比減少309萬噸以上。 于康震還介紹了海洋伏季休漁制度。他表示,我國自1995年起開始全面實施海洋伏季休漁制度。經過20余年的發展,海洋伏季休漁制度的實施取得了顯著成效。但由于海洋漁業資源因長期衰退和氣候變暖導致主要經濟魚類產卵期提前,而現行休漁開始時間較晚,漁民在休漁前大量捕撈產卵群體和幼魚賣錢,對漁業資源破壞嚴重。同時,現行的休漁起止時間在不同海域甚至同一海域的不同區域相差很大;不同的作業方式之間也不盡相同。由此導致休漁期間漁船跨區作業、休漁作業方式冒充非休漁作業方式等違規偷捕行為時有發生。 為解決上述問題,增強休漁制度實施效果,農業部制定了新伏季休漁制度。新的制度調整幅度較大,主要變化內容有:一是統一了休漁的開始時間。所有海區的休漁開始時間統一為5月1日12時。二是休漁類型統一和擴大。首次將南海的單層刺網納入休漁范圍,即在我國北緯12度以北的四大海區除釣具外的所有作業類型均要休漁;首次要求為捕撈漁船配套服務的捕撈輔助船同步休漁。三是休漁時間延長。總體上各海區休漁結束時間保持相對穩定,休漁開始時間向前移半個月到1個月,總休漁時間普遍延長一個月;各類作業方式休漁時間均有所延長,調整后,最少休漁三個月。 |
相關閱讀:
- [ 01-01]寧德一捕撈船在長樂海域遇險 1人失蹤2人逃生
- [ 12-16]受冷空氣影響海上捕撈減少 廈門海鮮價格或走高
- [ 11-21]福州嚴打閩江非法捕撈 確保漁業資源可持續發展
- [ 11-02]農業部:加強中俄邊境水域捕撈管理 嚴打非法越界
- [ 10-09]韓濟州海警截獲兩艘中國漁船 涉非法捕撈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