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視頻:最高檢:徐玉玉案等3起網絡詐騙案批捕32人 來源:上海東方高清 詐騙受害者 徐玉玉:18歲,山東臨沂羅莊區人,2016年高中應屆畢業生,以568分考入南京郵電大學。2016年8月21日,因被詐騙電話騙走上大學的費用9900元,傷心欲絕,郁結于心,最終導致心臟驟停,不幸離世。 2017年春節,是山東臨沂徐連彬失去女兒徐玉玉后的第一個春節。1月19日,距離除夕還有一周,大多數人都休工了,但徐連彬又出門找活去了。 當天,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撥通徐連彬電話時,他正在工地上和水泥。對于萬家團圓的春節,他心情復雜,“到現在都還沒置辦年貨”。 臨沂羅莊區檢察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徐玉玉案”尚未報送審查起訴,目前還處于偵查階段。 徐家 徐母一病不起 大女兒辭職專心陪母親 從2016年8月19日到2017年1月19日,時間已過去整整5個月,但籠罩在臨沂羅莊區徐家的悲傷并未散去。 5個月前的那一天,18歲的徐玉玉接到一個詐騙電話,父母從親戚處東拼西湊而來的9900元學費,被以陳文輝為首的7名犯罪嫌疑人騙走。再之后,徐玉玉倒在了報案回家的路上。 案發后,公安部、最高法以及山東、福建等地有關機構、部門高度重視,迅速查辦,并成功將6名實施詐騙的嫌疑人和1名出售考生信息的嫌疑人抓獲。 案發后,徐玉玉母親李自云一病不起,整日將自己鎖在家中不愿見人。漫長的2個月時間熬過去后,因為家里還有一畝土地需要播種,李自云終于第一次出了門。 一個月前,為了照顧母親,徐連彬的大女兒放棄新加坡的高薪工作,回到了臨沂羅莊區高都街道中坦社區這個稍顯貧寒的家。 “她現在每天都在家,有她陪,她媽媽身體也慢慢好些了。”徐連彬告訴記者,大女兒目前暫未工作。為了維持全家開支,這幾天,他在家附近的一個廠里打工,每天有100多元的收入。 徐父 放棄外出打工 整日摩挲女兒錄取通知 徐玉玉父親徐連彬也放棄了外出打工的念頭,整日摩挲著女兒以568分考取南京郵電大學收到的錄取通知書。 “一直都沒出遠門了,不敢走,老伴身體不好。”2017年1月19日,徐連彬在電話里嘆了一口氣,“生活還要繼續,還得找活干”。 這個52歲的父親,在女兒被詐騙致死后,一度悲痛欲絕,數次對外強調,“我們不需要賠償,就希望法律嚴懲犯罪分子”。而現在,他的語氣有些緩和,“我們相信法律會還我們一個公道”。 “還沒置辦年貨,到時候再說吧!”對于春節,徐連彬長長嘆了一口氣,“春節是萬家團聚的時刻,我們……”。 案情 重拳打擊電信詐騙 “徐玉玉案”還處在偵查階段 2016年8月19日,徐玉玉報案當天,臨沂警方立案,公安局要求全力偵破此案,并成立專案組,刑警大隊參與其中。 8月26日,公安部發出A級通緝令:經查明,此案為犯罪嫌疑人陳文輝、鄭金鋒、陳福地、熊超、鄭賢聰、黃進春等人所為。上述6名犯罪嫌疑人,除熊超為重慶籍外,其余均為福建籍。 8月27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趕到福建安溪縣白瀨鄉下鎮村待御潭(隊),找到了A級通緝令中的主要嫌疑人陳文輝的家。陳文輝的堂哥當時告訴記者,今年22歲的陳文輝,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只知道他在外面廠里打工,不知道他在搞電信詐騙”。 當晚,陳文輝落網。 8月28日,警方發布消息,全部涉案嫌疑人到案。隨后,警方又對徐玉玉個人信息泄露的源頭展開調查,并在成都將在網上向陳文輝出售考生信息的杜天禹抓獲。 9月9日,被外界稱為“電信詐騙重鎮”的徐玉玉案主要嫌犯籍貫所在地——福建省安溪縣召開了“誠信建設千人大會”。代縣長劉林霜宣讀《致全縣人民一封信》,表態“堅決鏟除電信詐騙犯罪毒瘤,全力打造誠信之安溪”,要求全縣機關、企事業單位及村(居)“兩委”的黨員、干部、職工要規勸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發動群眾檢舉揭發,積極為公安機關提供破案線索,切實形成打擊工作合力,讓詐騙分子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9月23日,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工信部、央行、銀監會聯合發布《防范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通告》,全面打擊電信網絡詐騙。 通告要求,凡是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人員,必須立即停止一切違法犯罪活動,并提出若干具體要求和舉措。 9月30日16點左右,最高檢官方微博發布消息:對犯罪嫌疑人陳文輝等人,依法作出批準逮捕的決定。 當天,法律界人士接受采訪時表示,不出意外,此案將在3個月內移交法院提起公訴,“主犯量刑應該不會低于7年”。 2017年1月19日,記者致電臨沂羅莊區檢察院,工作人員表示,“徐玉玉案”目前還處于偵查階段,尚未報送審查起訴,接下來有了新進展,會通知家屬。 |
相關閱讀:
- [ 01-16]“徐玉玉案件”關注度走勢圖
- [ 01-16]“徐玉玉案件”來源類型統計圖
- [ 01-10]四川網安曬2016成績單:6小時搞定"徐玉玉案"源頭
- [ 11-08]如何避免“徐玉玉悲劇”的發生?——聚焦網絡安全法遏制網絡詐騙四大焦點
- [ 09-30]山東檢方批捕徐玉玉被電信詐騙致死案7名犯罪嫌疑人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