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呼和浩特1月21日電(記者 張棖)1月20日,農歷臘月二十三是北方傳統的小年日,也是蒙古族群眾一年一度的火神節。在這一天,內蒙古自治區各地群眾通過舉行祭火儀式(部分蒙古族群眾在臘月二十四祭火),祈求國泰民安、萬物吉祥,祝愿生活幸福安康。 祭火,是蒙古民族最古老的祭祀活動之一,是祈求國泰民安、萬物吉祥,祝愿親友生活美滿,幸福安康的莊重活動。 在巴彥淖爾市磴口縣蒙古族干部群眾在紅教圣地阿貴廟舉行儀式,熱烈慶祝蒙古族傳統節日“火神節”。儀式開始后,阿貴廟的喇嘛們開始誦經祈福,前來參加節日的廣大蒙古族群眾以燃燒旺盛的篝火為圓心慢步繞行。同時,將哈達、磚茶和各種食品撒入篝火中,使火燃燒的更加興旺,表達著對過去一年豐碩成果的慶祝和對來年人壽年豐、六畜興旺、政通人和、風調雨順的美好祝福。“火神節”期間,當地蒙古族群眾還進行了沙嘎、喜塔爾、布古等蒙古族傳統體育項目比賽和蒙古族刺繡、蒙文書法展示等其他民俗活動。 在巴彥淖爾市臨河區黃河濕地公園,伴隨著古老經文的誦讀,大家一起將圣火點燃,祭火儀式正式開始,身著節日盛裝的草原兒女手捧哈達,圍著火灶,用蒙古族的傳統禮節將準備好的奶食品、紅棗、羊胸肉等祭品敬獻給火神,祈求火神賜福,保佑國泰民安。 在鄂爾多斯市康巴什民族團結主題公園內舉辦了“祈福康城盛大祭火”——萬人民俗祭火節,吸引了各界群眾的參與。活動現場,供桌上整齊擺放著羊胸叉、酥油等供品。羊胸叉同紅棗、冰糖、奶酪等在大鍋內燉煮好,用禮器呈上。蒙古族群眾身著莊重的民族服飾,在蒙古族長者的祝頌下,環繞火堆進行祈福,并將手中的羊胸叉、酒等不斷投入火中,使火燃燒的更加興旺,同時祈求國泰民安、萬物吉祥,祝愿生活幸福安康。 在包頭市賽汗塔拉敖包廣場“包頭蒙古族祭火節”,包頭市已連續19年舉辦祭敖包、祭火活動。此次活動也成為包頭市傳承、發揚蒙元文化活動的重要品牌。 蒙古族祭火習俗已經沿襲千年, 至今還在發揮著它的功能, 其強大的生命力值得我們去探尋它的源流和內涵, 以及在現代化進程中完整的傳承下去。 |
相關閱讀:
- [ 01-22]延平濃濃年味讓您春節“不宅家”
- [ 01-22]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開展 兩岸小畫家鷺島演繹“年味”
- [ 01-21]【網絡媒體走轉改】和順村民手磨豆腐 溢出濃濃年味
- [ 01-21]【網絡媒體走轉改】航拍山亭徐莊大集:人潮涌動年味彌漫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