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體味獲得感】 光明日報記者 王瑟 屋外是零下25攝氏度的嚴寒,馬尼古麗·吾木提汗和兒子、女兒卻忙得滿臉是汗。 1月19日,一個多月前剛剛遭受了嚴重地震災害的這家人,要搬入新房了。“感謝黨和政府,給我們安置了這么好的房子,天氣再冷,我心里都是暖暖的。”馬尼古麗·吾木提汗擦著臉上的汗,笑著說。 2016年12月8日13時15分03秒,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圖壁縣發生里氏6.2級地震。位于震中的雀爾溝鎮西溝村三組的馬尼古麗·吾木提汗家房屋成為危房,一家人只能到縣城租房居住。 地震讓呼圖壁縣雀爾溝鎮的眾多房屋成為危房,怎么讓受災的群眾盡快住進安置房,成為當地黨委政府最主要的工作。雀爾溝鎮鎮長助理黃澤偉介紹,經過有關部門確認,雀爾溝鎮有6個村的群眾房屋成為危房,無法居住。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12月16日,第一批212戶、765名群眾搬入呼圖壁縣北苑小區。19日搬入的群眾已經是第三批,也是最后一批了。總共有351戶、1245名群眾入駐北苑小區。 為了讓這些受災的群眾住得方便、快捷、舒適,呼圖壁縣政府將這些需要搬遷的群眾一一分配到縣32個單位,由他們來具體負責這些受災群眾的安置工作。 在馬尼古麗·吾木提汗家里,呼圖壁縣審計局干部孫杰也在現場幫著搬家。他說:“這是單位負責的最后一家受災群眾搬遷了。在他們搬來之前,我們已經為他們辦好了水電天然氣等多項手續,他們搬入后,我們還要隨時了解他們家暖氣暖不暖,有什么需要做的事。另外,我們還給他們準備了米面油,解除他們生活的后顧之憂。” 在這片剛剛建好的小區里,有幾棟居民樓掛滿了國旗。黃澤偉說:“這些樓里都住著受災的群眾,他們自發地在自家窗口掛上了國旗,就是想表達他們對黨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記者還看到安置辦公室外墻上貼滿了招工通知單。黃澤偉介紹,為了讓這些安置到縣城的群眾盡快就業,在安置之前,鎮政府就在搬遷群眾中進行了一次很詳細的摸底工作,看看他們都有什么樣的工作需求。他們搬到北苑小區后,鎮里就組織開展了電焊、烹飪、刺繡等培訓班,每周培訓兩次,全免費。同時聯系縣城眾多用工單位,希望為這些搬遷來的群眾找到就業門路。 正說著,一位身材矮小的老人走了過來。他叫倪國慶,今年68歲了。老人笑著說:“我是第一批搬來的受災居民,12月16日搬來的。來到這里什么都有,家里暖氣也很熱,政府給我送來了米面油,還經常來問我房間暖和不暖和,真要感謝黨和政府,讓我們受災后過上了‘天堂’一樣的日子。” 在相隔不遠的小會議室里,雀爾溝鎮已經搬來居住的群眾自發組織了一個小型的文藝演出。他們身穿民族服裝,給前來慰問的各單位人員表演了哈薩克族傳統舞蹈、歌曲等節目。 臉上掛著燦爛笑容的古麗扎·哈再巴依說:“黨和政府為我們受災群眾想得這么周到,安排得這么舒適,我們就是想用自己的歌和舞,用我們的微笑,表達我們內心深處的感激。” 《光明日報》( 2017年01月24日 04版) |
相關閱讀:
- [ 01-20]高新區高岐安置房今日回遷 村民春節前將搬新居
- [ 01-20]閩侯青口壺山安置房選房 村民住進“1公里生活圈”
- [ 01-19]福建武平:安置房燈光暖心 貧困戶笑迎新年
- [ 01-13]龍文區強化責任 推進安置房產權確認證明
- [ 01-13]新年新房子 永泰縣紅星鄉受災戶安置房里迎佳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