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安1月24日電 臨近春節,西安24日再遭霧霾圍城,并啟動了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官方對春節銷售燃放煙花爆竹作出限制并進行嚴查,倡議不放鞭炮、保衛藍天,民眾迎來“最嚴”環保春節。 入冬以來,西安頻受霧霾侵擾,多次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實行了車輛限行、學校停課等措施。官方倡議,民眾不放煙花爆竹、自覺綠色低碳出行等,共同參與治污降霾。 記者24日在西安街頭看到,古城墻上已早早掛起了對聯,大街小巷上隨處可見紅色的燈籠,年貨銷售點人頭攢動,讓人感到濃濃的年味。作為往年春節熱銷產品的煙花爆竹在市區已難覓蹤跡。 隨著春節的臨近,西安官方規定,在繞城高速以內區域禁止銷售、燃放煙花爆竹,婚喪嫁娶同樣不許燃放。對隨意燃放、售賣煙花爆竹的,處以最高一萬元的處罰。截至目前已查處6800余件違規儲存的煙花爆竹,打擊處理非法燃放煙花爆竹者50人。這是近年來當地出臺的最嚴格的“禁放令”。 “過年燃放煙花爆竹固然熱鬧,但如今越來越多人開始轉變想法,接受不放爆竹過‘環?!辍!惫┞氂谖靼材炽y行的職員張倩霞認為,每年燃放煙花爆竹會產生大量垃圾,還可能出現安全事故。用電子產品等替代傳統煙花爆竹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記者了解到,去年西安市煙花爆竹合法銷售點約200個,今年僅有17個,煙花爆竹銷售量比去年同期減少了九成。此外,官方還在高速路口、主要路段設置了檢查點,嚴查運輸煙花爆竹的車輛。 陜西省社科院專家王曉勇表示,燃放煙花爆竹是中國傳統民俗活動,更有過年的儀式感。如今空氣污染嚴重,建議民眾選擇電子爆竹、喜慶音樂等既環保又不失年味的方式歡慶春節,使之成為新的“民俗”。 |
相關閱讀:
- [ 01-24]“霧霾補貼”的來源去向須明確
- [ 01-24]向霧霾亮劍 北京2017年將出十個“重拳”治理大氣污染
- [ 01-24]室內綠植,真能防霧霾降PM2.5嗎?
- [ 01-24]抗擊霧霾中 濟南一環保干部因公殉職
- [ 01-23]美媒關注中國停建百多座火電廠:控霧霾遏產能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