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產業占我國GDP的比重越來越大,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的深度融合成為新趨勢。從美國的這份地鐵訂單,我們能夠窺見中國制造業的廣闊未來 近日,美國馬薩諸塞州捷運署決定,向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增購134輛地鐵列車。據報道,這筆價值約2.7億美元的訂單,已經是中國中車在美國拿到的第三筆地鐵訂單。 中國地鐵能夠贏取競爭,可以說為中國制造業掙得了好口碑。此次交易則更上一層,中國中車以其優異的產品性能和標準化服務,成為唯一符合美方采購要求的供應商,這一成績令人振奮。 近年來,以高鐵、地鐵為代表的中國裝備制造業在國際上備受矚目,這些“中國制造”靠品質說話,逐漸撕掉了人們貼在中國貨身上的“山寨品”“劣質貨”等標簽,也成為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產業邁向中高端的縮影。 大體來看,目前的“中國制造”可以粗略分為幾個層次。 偏低端的,主要還在單純地賣產品,那些海外商超的皮鞋玩具上“made in china”四處可見,是人們對“中國制造”的最初印象。高一層的,賣技術賣專利,比如有不少企業向國外提供產品生產線,或者把專利技術出口海外,由生產線轉向專有技術許可交易。如今,還有像中國中車這樣的企業,開始圍繞產品賣服務,從籌建、制造到維護、運營,做的是“全產業鏈”輸出,無論在埃塞俄比亞、馬來西亞,還是美國,中國中車勝出的背后都找得到“賣服務”的身影。 中國中車的經驗是值得借鑒的,中國制造業由大到強,不僅僅靠制造端發力,圍繞一個產品的生命周期,其實每個環節都大有可為,從前期融資、知識產權保護到售后維修、人員培訓等配套服務,都是制造業提質增效的有力手段。正如“中國制造2025”提出的,要“促進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 當前,第三產業占我國GDP的比重越來越大,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的深度融合成為新趨勢。從美國的這份地鐵訂單,我們能夠窺見,中國制造業的廣闊未來。 |
相關閱讀:
- [ 01-12]盤點各國如何治堵:東京人上班主要乘地鐵輕軌
- [ 01-10]倫敦地鐵工人罷工導致部分區域交通癱瘓
- [ 01-10]不畏嚴寒:“地鐵無褲日”全球60城市數千人響應(圖)
- [ 01-09]柏林“地鐵無褲日”:摒棄保守 倡導開放心態
- [ 01-12]紐約史上最貴地鐵線:工人與機械的巨大成功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