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腳步越走越近,人們回家的心情也越來越迫切。為努力滿足廣大旅客出行需求,鐵總在原有2017年鐵路春運運輸能力安排的基礎上,在節前、節后的高峰時段,日均再增70.5萬個旅客席位。這些增加的席位,來自115對動車組重聯和138對普速客運列車加掛擴編。(1月22日《人民日報》) 今年春運,隨著我國“四縱四橫”高鐵網建設成型,高鐵運營里程突破2萬公里,高鐵以其安全、方便、快捷的優勢,成為人們回家過年的首先交通工具。筆者從媒體報道中得知,在高鐵網密度并不是很大的沈陽鐵路局,春運期間共安排開行旅客列車320.5對,其中動車組172對,占開行旅客列車總數的53.7%。在高鐵網絡密度更大的中原和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相信這個比例會更大。高鐵列車的大量開行,讓人們回家的路途不再遙遠。高鐵在這個春運中讓更多百姓受益,已經是社會公認的事實,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鐵路部門在節前、節后旅客出行的高峰期,又加開高鐵和動車組列車,讓繁忙的春運變得有序溫馨,這種“接地氣”的為民舉措,讓人不由心生幸福祥和之感。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適應這種因速度而產生的“推背感”。春運視野下,中國是流動的。面對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周期性遷徙,總有一些人和一些群體需要我們放慢腳步去等等他們。這就是那些生活在偏遠地區的民眾和外出務工人員。在這次運能擴充中,鐵路部門對普速旅客列車的加開和加掛擴編比高鐵列車更多,同時還繼續保留、恢復開行了一些相對冷門、速度較慢的“鄉村列車”。在沈陽鐵路局,這種針對邊遠地區百姓出行的鄉村列車達62列,春運期間又臨時增開了10列。這些被當地人稱為“百姓專列”的列車,不僅停靠站點多、方便更多的人出行,還在列車上提供紙制水杯、充電寶、電子查詢列車時刻等多種便民、溫馨服務,讓旅客歸心似箭的心情頃刻間得到溫暖。這種溫暖,實實在在地“熱”了老百姓的民心。 列車向著民心開,民眾所需即是民心所向。鐵路部門不斷增加運能、“快慢”結合等實際舉措,讓我們對春運的直觀感受一年比一年好。無論你選擇高鐵還是普速,當我們享受鐵路發展“紅利”回家團圓的時候,請別忘記鐵路部門為此所做的種種努力。我們應該感謝200多萬鐵路人,對春運乃至整個社會的貢獻、責任與擔當。 |
相關閱讀:
- [ 01-25]春運“地下工作者”熊艷斌:守好回家的路
- [ 01-25]北京多措施保障民眾春運春節打車需求
- [ 01-25]90后美女大廚的春運故事
- [ 01-25]建陽魏敦盛區長等政府領導到春運檢查站檢查指導春運安保工作并慰問值勤民警
- [ 01-25]春運客流持續攀升 福州往西南方向未來五天列車無座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