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 霞 綜合外電 今日視點 特朗普宣誓就任美國第45任總統后,美國正式進入“特朗普時代”。在日前那場舉世矚目的典禮上,特朗普對科學只字未提。這并非新鮮事,要知道,此前上任的共和黨總統,包括羅納德·里根、兩任布什都沒有提到科學;民主黨總統比爾·克林頓也是。大多數科學家對貝拉克·奧巴馬在2009年的就職典禮上說的“讓科學恢復應有的地位”記憶猶新,但至于這一承諾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履行,恐怕只有歷史才能告訴我們。 當總統談到科學時,主要涉及三件事:資金、人和政策。特朗普最近一次提及科學時表示:“我們已準備就緒,希望能揭開太空的秘密,將地球從各種疾病中解救出來。”他也一直在重申他的競選口號:“實現美國的再次復興”。在一切懸而未決之際,科學家們都在密切關注特朗普對科學的態度。美國《科學》雜志網站在近日的報道中,列出了科學家們心中的八大疑問。 首個預算中研發費用為多少? 媒體近日報道稱,特朗普計劃2月公布其2018財年(從2017年10月開始)的預算請求概要,5月再公布具體細則。這將是特朗普的首個預算報告。那么,他會維持慣例,劃撥10%到12%的可自由支配開支給研發領域嗎?他會大幅削減氣候變化、環境以及能源科學領域的預算嗎?不管怎樣,請記住,國會才擁有最終決定權,任何總統都不能為所欲為。 誰將成為特朗普的科學顧問? 很多科學組織請求特朗普盡快選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學家擔任他的科學顧問,但特朗普一直對此置若罔聞。而這個顧問在科學界有何地位以及何時任命,并非唯一的問題,關鍵在于,這個人是直接向總統匯報工作,還是通過幾個新冒出來的權力中心向總統匯報?而且,自從艾森豪威爾總統以來就設立的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負責為總統提供建議)由何人擔綱,也還是一個未知數。 各大科學機構的掌舵人是誰? 管理聯邦研究的工作并沒有落在內閣部長頭上,而是落在數十個并非那么出名的政府部門高管頭上。盡管國立衛生研究院的弗蘭西斯·柯林斯已確定留任原職,但目前這些機構的掌門人還一個都未被任命。這些人會是學術界聲名卓著的人嗎?就像奧巴馬的選擇一樣。而如果更高比例的“空降高官”來自工業界,就像過去共和黨所做的那樣,他們會得到科研機構的尊重和認可嗎? 科學會是基礎設施計劃的一部分? 特朗普在就職演講中重申,他會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夯實和擴展美國的交通基礎設施。很多科學家和律師認為,基礎設施應該包括科學和先進的計算設施。但這些成本高昂的項目與國會中的共和黨人要求削減聯邦開支的呼吁相矛盾。因此,可能會出現很多閉門會議,對基礎設施預算進行磋商。 奧巴馬的科學計劃會保留多少? 奧巴馬執政期間發布了很多由多部門參與協調的科學計劃,包括應對氣候變化、癌癥登月計劃、精準醫療、腦科學計劃、公私合作提升科學和數學教育水平等。盡管很多項目都得到了兩黨支持,但現在并不清楚特朗普如何看待這些項目。一般而言,前任總統留下的項目要想在新政府存活下來,都要打一場惡戰,尤其這些項目來自反對黨。 美國太空探索路在何方? 對于奧巴馬政府來說,太空探索從來不是一個首要的議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查爾斯·博登一直被認為是載人和機器人探索的堅定支持者,但這些項目大眾知之甚少,而且從來沒有獲得足夠的資金。特朗普會有一個更廣闊的視野嗎?宇航員們會重返月球嗎?此外,特朗普政府對商業太空產業有何打算呢? 美國會繼續參加ITER嗎? 美國是“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的幾個參與國之一,這一國際項目目前正在法國進行,對一種非常關鍵的能源獲得方式進行驗證,而且美國參與這一項目也意味著其將繼續推進這一技術的發展。但ITER耗資巨大,目前工期已落后預期。有些國會成員希望美國退出這一計劃,因為他們認為,參與ITER會威脅國內的核聚變研究項目。特朗普和國會可能需要盡快確定ITER是否物有所值。 多少科技法規會被撤銷? 特朗普的新聞秘書肖恩·斯派塞在1月1日播出的美國廣播公司《本周訪談》節目中透露,特朗普可能采取行動,放松監管,廢除奧巴馬政府制定的“大量”政策。他也可能會下令聯邦機構暫停正在進行的法規制定工作;而且有分析人士認為,特朗普有意廢除在奧巴馬第二個任期占據重要地位的氣候變化法規,同時預計還有很多能源及環保法官將成為特朗普的目標。但取締任何一項規定可能需要花費數年,并且可能需要走司法程序。 (科技日報北京1月25日電) |
相關閱讀:
- [ 01-26]美國科學界八問特朗普:多少科技法規會被撤銷?
- [ 01-26]給特朗普點“顏色”?今年奧斯卡獎提名不再那么“白”
- [ 01-25]記者手記:特朗普就職后與美媒體的三次“過招”
- [ 01-25]新聞分析:特朗普真要拋棄北約嗎
- [ 01-25]臺媒:TPP夢斷 臺當局被疑如何應對“特朗普海嘯”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