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首相訪美重振"特殊關系" 釋放啥信號
2017-01-28 15:36:18?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黃麗紅 趙舒文 |
分享到:
|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26日抵達美國,成為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上任后首位到訪的外國領導人。特雷莎·梅當天在費城發表演講,呼吁重振英美“特殊關系”。她定于27日與特朗普在白宮舉行會晤,討論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北約及反恐等事宜。 資料圖片 【外交轉向】 特雷莎·梅26日在費城對美國國會共和黨人說:“在我們一起重新發現信心、重新振興國家之際,我們迎來在新時代重振兩國特殊關系的機遇和責任。” 她在這次長達半個多小時的演講中回顧了英美關系歷史,呼吁兩國站在一起“重新引領世界”,但稱不會回到“失敗的”干預政策老路。 她說:“英美干預主權國家并試圖按照自己形象改造世界的日子已經結束了。” 英國廣播公司評論,特雷莎·梅選擇在訪美之行中釋放這一外交轉向信號,與特朗普主張的“美國第一”政策相契合,也讓人聯想到英國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早些時候關于同意敘利亞巴沙爾政權留任的表態,與英國政府此前立場大相徑庭。這表明,英國或將與美國外交政策保持步調一致,避免卷入中東戰事。 【異性相吸】 特雷莎·梅出身牧師家庭,行事穩妥謹慎,與出身商賈、做事張揚的特朗普形成鮮明反差。在飛往美國的專機上,特雷莎·梅被隨行記者問道,她與特朗普截然不同的個人風格是否會影響兩人建立關系。特雷莎·梅機智回應道:“難道你們沒注意到嗎?有些時候,異性相吸。” 歷史上,多對英美兩國領導人的私交被傳為佳話,給英美關系賦予“特殊意味”,如二戰期間保守黨首相溫斯頓·丘吉爾與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冷戰時期保守黨首相撒切爾夫人和羅納德·里根、伊拉克戰爭時期工黨籍首相托尼·布萊爾和喬治·W·布什。 不過路透社認為,特雷莎·梅與特朗普形成這種默契關系的可能性似乎不大。 【提防普京】 提到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時,特雷莎·梅在演講中引用美國前總統里根的一句名言“信任但需要證實”,“我的建議是要打交道但也要提防。” 特雷莎·梅說,她對特朗普把對英貿易協定擺在優先位置“感到高興”。她強調協定“必須適用而且符合兩國利益”。 特朗普提名的美國駐英國大使人選特德·馬洛克此前接受采訪時透露,兩國將在一年內簽署雙邊貿易協定,相關談判不會超過3個月。 特雷莎·梅說,她還將在與特朗普的會談中討論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以及北約和歐盟等問題。(王宏彬)(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 01-26]俄羅斯奔薩熱電站發生爆炸事故 建筑坍塌1人喪生
- [ 01-26]外媒:俄羅斯奔薩熱電站發生爆炸事故 1人喪生
- [ 01-26]俄羅斯全境完成統一早期預警雷達系統一期建設
- [ 01-26]俄羅斯或通過“扇耳光法案” 輕度家暴不犯法
- [ 01-26]俄羅斯經濟企穩回升
- [ 01-25]外媒:俄羅斯2016年取代沙特成中國最大原油供應國
- [ 01-22]俄羅斯科研團體研制出信息“隱形”傳輸方法
- [ 01-22]俄羅斯科研團體研制出信息“隱形”傳輸方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