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銹蝕點有點嚴重,需要清除重新做油漆。咳、咳……”1月28日,在離江面30多米的南京長江大橋鐵路橋面上巡守的劉為保被猛烈的江風灌得直咳嗽。54歲的劉為保是上海鐵路局南京橋工段一名巡線工,今年春運是他陪伴南京長江大橋的第 37 個春運,“大橋就是一個瀏覽歷史的窗口。從中,你會看到許多別致的風景。”劉為保說。 用腳丈量大橋 37年行程超4萬公里 南京長江大橋是一座公鐵兩用橋,其中鐵路橋是京滬鐵路的咽喉。春運期間,每天幾百趟客貨列車、十幾萬名旅客從橋上通過。 劉為保架著一副近視眼鏡,在離江面30米高的大橋上“勝似閑庭信步”,為大橋“體檢”。從18歲參加工作以來,他把整個職業(yè)生涯全部奉獻給了大橋。 在劉為保的心中,大橋就像自己的孩子,大到鋼梁,小到螺絲釘,都需他精細維護。鋼梁有好多隱蔽的部位,銹蝕比較嚴重,有的銹蝕點像一個鼓起的包,劉為保就將它敲掉,再重新做油漆。 守護著國寶級的大橋,更多時候面對的是艱苦的環(huán)境、嚴格的標準、難耐的寂寞……心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才知道。但劉為保以苦為樂,把大橋當成自己的“親密愛人”,用熾熱的情懷呵護著大橋的“健康”。 “冬天,橋上天高風急。寒風從耳邊呼嘯而過,雙耳凍出凍瘡結成硬疙瘩,寒冷直透骨髓,人穿得再多也好像沒穿衣服一樣。”劉為保說。 作為巡守班的班長,劉為保每天都要走上一兩遍大橋。從大橋南頭步行至北端約1600米,一天一個來回就是3200米。37年來,劉為保用自己的雙腳在大橋上丈量的距離超過4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一周。 臨江憑風覽勝 領略別致的風景 從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到現(xiàn)如今高鐵動車,大橋見證了鐵路機車的快速發(fā)展;同樣,火車也見證了大橋的堅韌壯麗。而幸運的劉為保用半生見證了這一切的美好。 “37年前第一次上班是在夏季,天特別熱,我既興奮又緊張。列車通過時大橋震動很大,害怕之余我雙手不自覺緊緊握住橋邊的欄桿。”劉為保至今對第一次踏上大橋鐵路面的場景記憶猶新。 “現(xiàn)在在橋上行走就像在家一樣,沒有了任何恐慌和緊張,一切都習慣啦。”劉為保說。“37年來,我經歷了鐵路既有線5次大提速,列車時速從四五十公里提升到現(xiàn)在近二百公里,火車運行速度越來越快,而我年齡越來越大了,巡橋的步行速度也不及年輕時快了……”劉為保意味深長的說。 “以前,大橋南北堡周邊都是荒地,人煙稀少;現(xiàn)在南堡公園進行了改造,綠化好了,還建了游泳池。從燕子磯到三汊河濱江風光帶建設再到北堡周邊的高檔小區(qū),南京沿江經濟發(fā)展太快了。”劉為保激動地說。“七八十年代公路橋每天車流量也就幾千輛,而2010年后每天車流量近6萬輛,三十多年翻了10多倍。” 近年來,隨著南京城市的快速發(fā)展,南京長江二橋、三橋、地鐵3號線、長江隧道等多種過江通道相繼建成投入使用,大大減輕了南京長江大橋的公路壓力,也形成了規(guī)模宏大的過江路網(wǎng)。“在大橋上看南京城市的交通變化,可謂日新月異、天翻地覆,國家經濟發(fā)展蒸蒸日上振奮人心。” 37個年頭,每年的除夕夜晚八點至凌晨八點,劉為保都是在南京長江大橋上度過,大橋儼然成為了他的“跨年伴侶”,而不時通過的列車轟鳴聲與江水波濤聲呼應,獻上為他打造的“私人春晚”…… 珍惜每次巡視 把大橋當人生“伴侶” 劉為保的父親也曾在南京橋工段工作過,他從小就是聽著父親講大橋故事長大的。1979年,劉為保走上了橋隧工崗位。為離大橋近一些,劉為保把家安在了大橋北堡下,上班僅需10分鐘的路程。 劉為保81歲的岳父是南京長江大橋的第一代巡道工。劉為保每次去看望岳父,都要匯報一下大橋的近況。翁婿二人談到大橋近50年的變化都會深感自豪。這個“大橋世家”的家庭聚會,話題總離不開大橋。 劉為保原先從事的是橋隧工,55歲就應該退休,但他不想離開大橋。2014年,大橋設置巡守工一崗,可干到60歲退休。得知這個信息,劉為保忙將這件“大喜事”告知家人:“我身體好著呢,再干十年都沒事兒。”得到家人的支持后,劉為保主動申請換崗,通過一系列的考試、選拔,他順利成為一名大橋巡守工。就因為多了這5年陪伴大橋的時間,劉為保興奮了很久。 “今年在家過個年,一起吃個團圓飯吧。”愛人勸說劉為保在家過個除夕夜。“咱家離大橋近,工作結束方便回家,還是給外地職工回老家吧,在外地工作不容易!”劉為保拒絕了愛人的要求。 2016年10月28日,南京長江大橋公路面正式封閉維修,在這期間,鐵路線正常運行,劉為保的工作不變。“每巡視一次,離退休就近一天。我很珍惜每天的上橋作業(yè),畢竟這樣的機會越來越少了。大橋,也和我生命融為一體,我愛大橋!”凍得面孔通紅的劉為保滿懷溫情地說。 |
相關閱讀:
- [ 02-04][網(wǎng)絡媒體走轉改]貴陽:新春植新綠
- [ 02-03]【網(wǎng)絡媒體走轉改】年味十足迎新春 喜氣洋洋過新年
- [ 02-03][網(wǎng)絡媒體走轉改]武漢火車站“洋雷鋒”溫暖旅客出行路
- [ 02-03]【網(wǎng)絡媒體走轉改】黔江貧困戶“破繭成蝶” 摘“窮帽”
- [ 02-03]網(wǎng)絡媒體走轉改 | 這里有個春節(jié)不停診的“醫(yī)生圈”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wǎng)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