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藝術 歌唱生活 傳承文化 集美:讓傳統節日擁有更多“新味道” 新春佳節,集美大街小巷洋溢著喜氣祥和的氣氛。 林志杰攝 集美區僑英街道新春歡樂頌現場 劉平攝 東南網2月6日訊(福建日報 田園 郭妮妮 林小芬) 傳統春節如何玩出新意? 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閩南傳統民間文藝展示……雞年春節期間,集美區的“古早味”春節有了新的味道。新老廈門人在享受藝術、歌唱生活、傳承文化中,感受到了這座大美之城的溫度。 時序更替,夢想前行。踏著春天的腳步,集美人民帶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飽滿的精氣神開啟了新的征程。 傳統質樸打造溫馨氛圍 行駛在田集連接線上,寫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詞語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在道路兩側;已萌生春意的公園里,隨處可見造型精致的小燈籠;石鼓路上、龍舟池畔,阿集小美的拜年燈飾整齊懸掛在鳳凰木上,簡單有序又不失喜慶……舉目四望,大美之城集美生機勃勃。 “集美學村內外都洋溢著過年的氣氛,我們學校里也早早地掛上了紅燈籠,到處都有貼畫和對聯,隆重而喜慶。”來自緬甸的武賢月就讀于華僑大學廈門校區,今年第一次沒有回家過年。作為著名僑鄉、文教名區,集美區不乏來自海外的師生,對于中國的春節,集美區展現的“嘉庚味”讓他們驚喜。 根據集美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雞年春節,集美各主要路段都有新春氛圍布置,用這種節儉、質樸又傳統的方式,只為了給大家營造新春溫馨、祥和的氛圍。 “在這里,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新穎又不失傳統韻味的年味。”雖然春節已接近尾聲,可看到沿路的紅燈籠、小裝飾,依然讓身處集美的市民、游客心中一暖。 |
相關閱讀:
- [ 02-06]春節7天廈門集美旅游吸金2.33億:實現“三增長”
- [ 02-04]集美區春節兩項旅游數據增幅在廈門市排名第一
- [ 02-04]廈門市人文集美處處是“文藝范” 書記與外來工歡喜過年
- [ 02-04]集美區春節兩項旅游數據增幅在廈門市排名第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