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駐村 一生情誼 除了獻血救人,卡米力·吐爾迪在“訪惠聚”駐村工作隊,也有著“熊貓俠”一樣的熱血情懷。 “明天就是年三十了,你要把你媳婦和娃娃都帶到我家來過年,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吃個團圓飯。”1月26日,正在該縣阿克提坎墩鄉伊斯克吾塔克村“訪惠聚”工作隊駐村值班的卡米力·吐爾迪接到了結對認親戶吳有志老人邀請他們一家人到家中過節的電話。 “好的。我們一定去。另外,家里啥都別買了,我都給您準備好了。”卡米力在電話里對吳有志說。 第二天,因在村里值班,卡米力便叮囑在縣文化體育廣播影視局工作的妻子古麗拜克熱木·艾尼瓦爾將給吳有志準備好的馓子、糖果、羊肉等過年的年貨早早送到了老人家里,并按漢族人過年的風俗和老人一起包了羊肉餃子,一家人在一起過了一個歡樂的除夕夜。 正月初一,卡米力一家又帶著水果等到老人家里給老人拜年,讓老人高高興興過了一個喜慶的春節。 “很多年家里都沒有這樣熱鬧過了,這是我這些年過得一個最開心的年,和卡米力他們在一起,就像一家人一樣,心里特別親切很溫暖”。正月初六這天,記者在伊斯克吾塔克村見到吳有志時,老人無限感慨地對記者說。 今年76歲的吳有志是伊斯克吾塔克村孤寡老人,去年2月底,卡米力到村里駐村后,入戶時了解到老人的情況后,經常到他家走訪看望幫扶老人送溫暖。去年10月份,自治區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后,卡米力主動提出和吳有志結為親戚,像親人一樣對他悉心照料。 去年11月,吳有志因受風寒感冒,患了急性肺炎。卡米力發現后及時把他接到醫院進行治療。因吳有志是孤寡老人,家里沒有人看護,卡米力便讓妻子做好一日三餐給老人送到醫院,還聯系民政局給老人解決了1000元救助金。了解到老人沒有辦理社保卡,卡米力又抽時間幫老人辦好了社保卡;看到老人沒有通訊工具,卡米力又給給老人買了一部手機……。吳有志病愈出院后,卡米力又把他接到家里吃飯,還帶老人到自己的父母家串門走親戚解悶……。 “卡米力對我就像我的親兒子一樣,生活上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周末時,還經常帶媳婦和孩子來看我,給我做抓飯,送吃的。知道我有病,他還經常買藥給我送過來,帶我到醫院檢查身體……”提起卡米力,吳有志總有說不完的心里話。 “雖然我們這批‘訪惠聚’工作隊今年3月初就結束了,但我和吳有志老人的情不會結束,既然我們結為了親戚,無論我在哪,他都是我一輩子的親戚,一輩子的親人。”卡米力說。 伊斯克吾塔克村有村民135戶516人,村里地多人少,漢族村民占全村人口88%,村民以種紅棗棉花為主。每年9月中旬是棉花豐收的的季節,大量外來拾花工紛紛從和田等地到且末務工。因村兩委班子里只有一名維吾爾族村干部,對外來流動人口的管理和服務工作主要放在卡米力身上。為了做好外來務工人員的思想教育工作,卡米力利用每周三村里開展農民夜校的時間,組織外來務工人員對黨的各項惠民政策,新疆三史、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去極端化’等知識進行集中培訓。通過培訓,村里勞務關系非常融洽,沒有發生一起勞務糾紛。 工作之余,卡米力還經常跟拾花工交流,幫助他們在農閑時聯系務工人員,積極組織他們參與村里的文化活動,教育引導外來務工人員崇德向善,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駐村工作中,他還和村委會里的其他黨員一起聯合組建了一支20多人的黨員突擊隊,村里或誰家有什么困難,他們就發揮突擊隊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積極想辦法幫助解決,在他的帶領下,現在村里的各項事務有序運轉,村民之間和睦相處、團結友愛,互幫互助蔚然成風。 |
相關閱讀:
- [ 02-09]【網絡媒體走轉改】探尋三明千年古村落——將樂良地村
- [ 02-09]【網絡媒體走轉改】探尋三明千年古村落——將樂良地村
- [ 02-09]【網絡媒體走轉改】鄉村皮影戲:冬夜里老鄉們生火看皮影戲
- [ 02-09]【網絡媒體走轉改】紅明村奏響人勤春早的壯美旋律
- [ 02-09]【網絡媒體走轉改】借來十億“美景” 富了一方百姓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