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火家家有,笙歌處處樓。”元宵節(jié),新年第一個月圓之夜,月滿冰輪,燈燒陸海,人踏春陽。吃元宵,賞圓月,其樂融融。“圓”是元宵節(jié)的主旋律,月圓、燈圓、人團圓。為人民幸福、國家強盛、世界美好,習近平運用新思想新理念新戰(zhàn)略,在中國和世界畫出一圈又一圈美麗的同心圓,不是圓月勝似圓月。
圖為:2017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2017年春節(jié)團拜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fā)表重要講話。
?? 一、家庭和睦同心圓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也是社會的根基。“家和萬事興”,在中華“和”文化中家庭文化占據(jù)重要位置,我們向來重視家庭和諧、和睦、和樂。習近平在2015年春節(jié)團拜會上說:“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家和萬事興、天倫之樂、尊老愛幼、賢妻良母、相夫教子、勤儉持家等,都體現(xiàn)了中國人的這種觀念。”家庭和睦同心圓是習近平所畫的系列同心圓中,是直徑最小的同心園,也是核心區(qū)的同心圓。
如要家和,必重家教,揚家風。“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家風純正,雨潤萬物;家風隳壞,禍及全家。習近平指出:“家庭不只是人們身體的住處,更是人們心靈的歸宿。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家風是家庭的文化狀態(tài),是社會的文化根基。良好家風和家庭美德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直觀體現(xiàn)。習近平指出:“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爾好誼,則民向仁而俗善;爾好利,則民好邪而俗敗。”在我國,黨員干部的家風,在很大程度上是社會風氣的方向標和參照系,不僅影響著黨風和政風,而且也影響著民風社風,必須高度重視。習近平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抓好家風,繼承和弘揚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向焦裕祿、谷文昌、楊善洲等同志學習,做家風建設的表率。各級領導干部要教育親屬子女樹立遵紀守法、艱苦樸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觀念,明白見利忘義、貪贓枉法都是不道德的事情,要為全社會做表率。”
圖為:2017年1月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河北省張家口市,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考察脫貧攻堅工作。這是習近平在張北縣小二臺鎮(zhèn)德勝村徐海成家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座談。
?? 二、小康社會同心圓
“天地之大,黎元為先。”共同富裕,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基本目標,也是我國人民自古以來的共同期盼。《禮記·禮運》中就具體而生動地描繪了“小康”社會和“大同”社會的狀態(tài)。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第一個百年目標,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確保到2020年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習近平指出:“我堅信,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實現(xiàn)”。他畫出的小康社會同心圓,是共同富裕圓、人民幸福圓。
全面小康,是覆蓋所有領域、所有人民的小康。不能落下一個地區(qū)、一個民族、一個家庭,一個不能少,一個不能丟。習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我們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干實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qū)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他在2017年新年賀詞中強調:“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
圖為:2016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京參觀第二屆軍民融合發(fā)展高技術成果展。
???三、軍民融合同心圓
“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軍民團結是我們向前的力量,制勝的法寶。只要軍民同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戰(zhàn)勝不了的敵人。軍民融合同心圓是我們的力量之圓、安全之圓。習近平指出:“最偉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新形勢下,雙擁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軍地合力,軍民同心,我們就一定能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共同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軍愛民,民擁軍,軍民融合一家親。民是軍的本源,軍是民的保障。習近平指出:“當今世界正在發(fā)生深刻復雜的變化,我們黨、國家、軍隊建設事業(yè)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需要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團結奮進。”軍民一條心,泥土變長城。無論是維護國家權益還是保持社會穩(wěn)定、無論是推進經濟社會發(fā)展還是抗御自然災害,都離不開軍民團結奮斗。習近平指出:“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團結,永遠是我們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他將強國夢和強軍夢有機結合,提出軍民融合發(fā)展大戰(zhàn)略,他說:“把軍民融合發(fā)展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是我們長期探索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xié)調發(fā)展規(guī)律的重大成果,是從國家安全和發(fā)展戰(zhàn)略全局出發(fā)作出的重大決策。”
圖為:2017年1月22日,習近平、俞正聲、張高麗等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黨外人士歡聚一堂,共迎佳節(jié)。
?? 四、政黨合作同心圓
“大海之闊,非一流之歸也”。世界風云變化莫測,中國這艘巨輪要想盡快駛達彼岸,既需要中國共產黨掌好舵,也需要各民主黨派與中國共產黨協(xié)商一致,合力劃槳,同心畫圓。2016年1月29日,習近平同黨外人士共迎新春時指出:“人心向背、力量對比決定事業(yè)成敗。我們提出堅持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關系的方針,就是著眼于形成最大公約數(shù),畫出最大的同心圓。”如何畫這個最大的同心圓?習近平指出:“要用好政黨協(xié)商這個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會商量,通過協(xié)商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創(chuàng)造,是對政治學和社會學的偉大貢獻。習近平說:“我們要在道路、方向、目標上形成統(tǒng)一意志和步調,把思想和行動凝聚到中共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凝聚到服務‘十三五’發(fā)展上來,凝聚到貫徹落實創(chuàng)新、協(xié)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fā)展理念上來。”統(tǒng)一戰(zhàn)線是我們的偉大發(fā)明,是我們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政治優(yōu)勢。要充分發(fā)揮統(tǒng)一戰(zhàn)線法寶作用,增進共識,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不斷壯大共同奮斗的合力。習近平指出:“發(fā)揮統(tǒng)一戰(zhàn)線法寶作用,中國共產黨要發(fā)揮領導作用,各方面成員要共同使勁。”
圖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6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特別邀請來自內蒙古、廣西、西藏、寧夏、新疆5個自治區(qū)的13名基層民族團結優(yōu)秀代表到北京參加國慶活動。這是2015年9月30日下午,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會見代表們。
?? 五、民族團結同心圓
單絲不成線,獨木難成林。56個民族56朵花,56個兄弟姐妹手拉手、心連心,共同構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中華同心圓。習近平指出:“要高舉各民族大團結的旗幟,在各民族中牢固樹立國家意識、公民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最大限度團結依靠各族群眾,使每個民族、每個公民都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共享祖國繁榮發(fā)展的成果。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
在中華民族的大家庭里,56個民族在長期發(fā)展中結成休戚與共、互助合作的緊密聯(lián)系,形成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習近平指出:“要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fā)展的主題,深入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光榮傳統(tǒng)代代相傳。全國各族人民都要珍惜民族大團結的政治局面,都要堅決反對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團結的言行。”他號召:“大家要行動起來,一起做交流、培養(yǎng)、融洽感情的工作,努力創(chuàng)造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增強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向著偉大理想去奮斗。”
圖為:2016年11月11日,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大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
?? 六、民族復興同心圓
“雄雞一唱天下白”。自從孫中山先生第一個發(fā)出“振興中華”的偉大號召以來,一批又一批中華優(yōu)秀兒女為之拋頭顱灑熱血,無怨無悔。習近平說:“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我們稱之為‘中國夢’,基本內涵是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歷經96年的艱苦奮斗,今天終于攀到“復興峰”下。我們已成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國、第二大進口國、第二大經濟體,再接再厲,我們就可以擁抱“復興”了。習近平充滿自信地說:“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xiàn)這個目標。我們完全可以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要實現(xiàn),也一定能夠實現(xiàn)。”
登臨頂峰越近越艱險,距離成功越近越難行。奮斗才能登頂,跋涉才能一覽眾山小。習近平指出:“實現(xiàn)我們確立的奮斗目標,我們既要有‘亂云飛渡仍從容’的戰(zhàn)略定力,又要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進取精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下定決心,排除萬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上,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前進!”
圖為:2017年1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瑞士日內瓦萬國宮出席“共商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別會議,并發(fā)表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
???七、人類命運共同體同心圓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宇宙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共有一個家園,我們本來就生活在一個同心圓里。珍愛和呵護地球是人類的唯一選擇。習近平在2017年新年賀詞中指出:“中國人歷來主張‘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中國人民不僅希望自己過得好,也希望各國人民過得好。當前,戰(zhàn)亂和貧困依然困擾著部分國家和地區(qū),疾病和災害也時時侵襲著眾多的人們。我真誠希望,國際社會攜起手來,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把我們這個星球建設得更加和平、更加繁榮。”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心系未來,胸懷世界,習近平倡導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畫人類安全幸福圓。2013年3月,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首次闡釋人類命運共同體:“各國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里,生活在歷史和現(xiàn)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從那時起,“命運共同體”就成為激蕩世界的時代強音。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他親力親為,不懈努力。他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指出:“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fā)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愿擴大同各國的利益交匯點,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推動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2017年1月18日,他在聯(lián)合國日內瓦總部指出:“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fā)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是各國人民的期待,也是我們這一代政治家應有的擔當。中國方案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xiàn)共贏共享。”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似銀。”十五的月兒雖圓,但也難比習近平所畫的同心圓。因為,月中只有寂寞的嫦娥,而習近平所畫的圓中是億萬歡樂的人民。習近平畫出的同心圓是愛園、美園、富園、福園、樂園;是發(fā)展的航線、共贏的羅盤、強盛的軌跡、友誼的彩虹、和平的圓周。圓套圓、圓連圓,編織中國夢,共筑世界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