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隨著亞洲太空競賽升溫,印度準備進行創紀錄的衛星發射。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印度航天機構2月15日通過運載火箭一次性發射104顆衛星,這是一個創紀錄的壯舉。在這之前,印度成功地進行了火星軌道探測器任務。 此前的衛星發射紀錄是俄羅斯在2014年創造的“一箭37星”。相比之下,印度的衛星發射量是之前紀錄的將近三倍。 印度觀察家研究基金會的核與太空政策計劃負責人拉杰斯瓦里·皮萊·拉賈戈帕蘭表示:“這將是一個壯舉。它凸顯印度太空計劃的先進性。” 亞洲太空競賽 印度雄心勃勃 印度、中國和日本都為2017年及以后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太空探索計劃。像韓國這樣的較小國家也有自己的野心,想加入太空探索的行列。 報道稱,在太空力量和聲望上,亞洲國家正日益展開競爭,有點類似于20世紀中葉的冷戰太空競賽。 不過這不是唯一的動機。追求科技進步以及它們帶來的經濟和商業利益也是重要因素。 美國海軍軍事學院教授、太空專家瓊·約翰遜-弗里茲表示:“我早就說過真正的競賽是在亞洲。從阿波羅計劃開始,人們認識到太空探索和太空技術所帶來的多方面利益。亞洲國家一直遵循這一模式,并尋求從中獲益。” 印度的“曼加里安”號火星探測器是亞洲首個成功的火星軌道探測器,這使得世界對印度的太空計劃刮目相看。印度的太空計劃始于1962年。 報道稱,印度耗資7400萬美元,在2014年成功地將探測器送入火星軌道。這個計劃比耗資1億美元的好萊塢科幻大片《地心引力》還省錢。如今,印度面值為2000盧比的新紙幣背面印有“曼加里安”號火星探測器。 美國海軍軍事學院的約翰遜-弗里茲表示:“這是一個‘打敗中國’的任務。他們希望將其轉化為地區和全球的聲望連同領導力。任何創紀錄的事情——譬如說打破俄羅斯的衛星發射紀錄——都屬于同一類?!?/p> 拉賈戈帕蘭指出,火星任務的成功不僅僅是一次“聲光秀”。它確立了印度作為一個太空大國的聲譽,并在衛星發射這塊業務上轉化成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 政府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印度已經為21個國家發射了79顆衛星,包括來自谷歌和空中客車之類大公司的衛星,這為印度帶來至少1.57億美元的收入。 2016年,印度曾一次性發射20顆衛星。但15日的衛星發射是一個大得多的挑戰。 據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說,火箭運載的104顆衛星包括3顆印度衛星和來自6個國家的101顆外國衛星。這些國家分別是美國、哈薩克斯坦、以色列、荷蘭、瑞士和阿聯酋。 班加羅爾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衛星中心的前主管拉馬巴德蘭·阿拉瓦穆丹表示:“小衛星通常不是很大,所以我們能夠攜帶許多顆這樣的衛星?!彼硎荆骸八婕暗闹饕夹g是按順序發射這些衛星,使它們不會相互干擾,能夠進入單獨的軌道。” 新德里智庫印度政策研究學會的烏代·巴斯卡爾表示,印度能以比其他國家低60%至70%的價格把衛星送入太空。 阿拉瓦穆丹說,這主要是因為更廉價的勞動力成本,以及國家主導模式——后者不涉及產業自己的利潤空間。譬如說,在印度一名技術高超的航天工程師月薪可能只有大約1000美元,是歐美的一個零頭。 不過從全球層面來說,印度仍然是一個“較小的參與者”,除非它能把更重的衛星送上軌道。 巴斯卡爾表示:“我們仍然沒有像樣的低溫發動機來發射重量級衛星?!?/p> 在2018年的上半年,印度計劃發起第二次月球探索任務。2008年,印度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之后,第四個把旗幟插上月球的國家。 “月船2號”月球探測器將繞月飛行、登陸月球并放置帶輪的月面巡視探測器來收集月球巖石或土壤。印度還計劃進行探索太陽的任務,加上擬議中的金星任務,以及首次火星探索任務的后續計劃。 就目前而言,印度并不尋求執行載人航天任務,這只是一種可能性。 去年,印度測試了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的一個比例模型,后者類似于美國的航天飛機。2014年,印度還成功測試了一個船員艙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的能力。 中日急速發展 爭相探索月球 報道稱,中國是印度爭奪超級大國地位的主要地區競爭對手,也是發展最快的太空國家。未來幾年里,中國也很忙。今年4月,它將測試“天舟一號”貨運和補給飛船。對該國的空間站來說,這是一項必需的關鍵技術。預計到2022年中國將建成和運行自己的空間站。 今年晚些時候,中國將派出一個探測器前往月球,收集并帶回土壤樣本。 中國表示,到2020年它將成為首個在月球的另一邊登陸的國家,并希望讓探測器登陸火星。 日本的太空計劃也瞄準了月球。日本希望到2018年在月球表面放置一個無人駕駛月面巡視探測器,加入探索月球的精英國家俱樂部。 日本的太空探索計劃一向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為首。2016年11月,日本頒布兩項法案,為私人公司進入太空提供更多方便。 不過今年1月,日本發射一枚號稱全球最小的火箭,想要運載人造衛星發射升空,但發射任務最終失敗了。這對日本來說是個挫折。 報道稱,此次發射本該用來證明日本的微型衛星和微型火箭技術理念。隨著私人公司尋找更廉價的方法讓衛星進入軌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希望將其商業化。 約翰遜-弗里茲表示:“考慮到日本長期以來作為亞洲技術領袖的聲望——即便主要是通過消費產品——日本不能被視為是落后的一方?!?/p> 約翰遜-弗里茲說:“最終,他們也必須‘趕上’甚至超過其他亞洲太空國家?!保ň幾g/楊雪蕾) |
相關閱讀:
- [ 09-28]印度發射“迷你版哈伯太空望遠鏡”及多顆美國衛星
- [ 08-31]印度發射首顆國產軍用衛星 印媒盛贊國防成就
- [ 12-26]印度發射衛星當空爆炸 航天國產夢遇挫(圖)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