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歷史教科書問題上制造的任何謊言,都是對公理正義的挑釁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文部科學省2月14日公布了中小學新版“學習指導要領”草案,首次明確要求在中小學社會課程中提出“釣魚島是日本固有領土”,并強調中日之間“不存在領土問題”。如此荒唐之舉,進一步暴露了日本政府在領土問題上顛倒黑白、欺世盜名的形象。 本次新版“學習指導要領”草案的出臺早有鋪墊。2014年1月,日本文部科學省就已修改教科書審定標準,要求在涉及近現代史時能夠尊重政府觀點,并在初高中“學習指導要領”解說書中將釣魚島與獨島(日本稱竹島)表述為“日本固有領土”。此后,文部科學省公布的2016年春季開始使用的中學教科書審定結果顯示,社會類學科的全部教科書都提及釣魚島,其中大多數稱之為“固有領土”。 然而,歷史事實并不會因日本的強行歪曲而改變。二戰結束后,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規定和精神,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主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歸屬中國。1972年9月《中日聯合聲明》第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重申: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國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國政府的這一立場,并堅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條的立場。”1978年8月締結的《中日和平友好條約》規定,“聯合聲明所表明的各項原則應予嚴格遵守”。從大肆散發釣魚島宣傳冊、發布防衛白皮書到宣稱《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適用于釣魚島、修改教科書中相關內容,無論安倍政府用怎樣的方式包裝謊言,都無法改變釣魚島屬于中國的事實和公論。美國塔夫茨大學歷史學教授加里·勒普指出,日本聲稱對釣魚島擁有主權無異于“崇拜帝國主義的表現”。 事實上,日本的教科書問題給其歷史污點作出了不小的“貢獻”。東京都立大學教授山住正己在其著述《教科書》中曾描述說:“在日本,教科書不僅被看做是對孩子們進行系統教育的讀物,還被當成帶領著孩子成長的火車頭,更是日本教育的‘證據’……日本戰前就是在教室里面用教科書培養‘軍國少年’的。”二戰結束后初期,日本學者撰寫的教科書一度對軍國主義存在批判和反省。但隨著國內政局變化,從上世紀50年代中期即安倍晉三的外祖父岸信介擔任首相以來,日本教科書就再次出現了粉飾歷史、模糊歷史的趨勢。此后,日本教科書每經歷一次修改,往往就標志著歷史認知問題上的再度倒退、右傾化更進一步。 近年來,日本文部科學省公布的教科書審定結果,一再出現粉飾戰爭罪行、刪減南京大屠殺的相關內容,在領土問題上更是公然違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如此這般種種行徑,恰如日本《朝日新聞》社論所評價,“是一種強行兜售行為,和戰前教科書類似”。 “教育還是洗腦?”針對日本政府干涉修改歷史教科書的行為,《日本時報》曾在社論中如此質問。該社論稱:“這一草率的決定意味著安倍正加強對教育的干預,把政府立場強加給學生,并培養學生狹隘的民族主義。”更令人擔憂的是,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將罔顧歷史事實與國際正義而制造的謊言公然寫入教科書,無異于將日本的未來引入歧途。 日本在歷史教科書問題上制造的任何謊言,都是對公理正義的挑釁。國際社會理當對此予以嚴正譴責并保持高度警惕。 |
相關閱讀:
- [ 01-26]絕不容忍歪曲歷史的妄為(鐘聲)
- [ 10-27]中國反對日本將核爆受害者寫入廢核決議案 歪曲歷史
- [ 09-03]歪曲歷史行為無法得逞——訪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
- [ 04-15]韓國國會通過決議譴責日本教科書歪曲歷史
- [ 01-31]安倍批美教科書歪曲歷史 損害二戰時期日本形象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