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團結奮斗圓夢中國的強大力量——寫在習近平總書記“2·19”重要講話發表一周年之際
2017-02-18 13:49:38??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周冬 王祥楠 |
分享到:
|
新華社北京2月17日電 題:激發團結奮斗圓夢中國的強大力量——寫在習近平總書記“2·19”重要講話發表一周年之際 新華社記者 張曉松、姜瀟、史競男 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關乎旗幟道路,關乎人心向背,關乎前途命運。 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深刻闡述了新時期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使命、基本方針、實踐路徑,為新聞輿論戰線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 春風化雨潤萬物,丹心妙筆著華章。 一年來,廣大新聞輿論工作者認真學習貫徹“2·19”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與黨和人民同呼吸、與時代發展共進步,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唱響主旋律,以更加自覺的行動傳播正能量,有力激發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團結奮斗的強大力量。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一年來,廣大新聞工作者在實踐中更加深刻認識到,“2·19”重要講話對于做好新時期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文者,貫道之器也。 如何才能在復興征程中凝聚起億萬人民共同奮進的力量?如何才能在錯綜復雜的輿論場中一錘定音?如何才能在政治風浪前站穩腳跟?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明確指出:“要適應國內外形勢發展,從黨的工作全局出發把握定位,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尊重新聞傳播規律,創新方法手段,切實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p>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 從對中國經濟的唱衰到對人民幣匯率的炒作,從網絡錯誤、虛假信息的雜音到南海問題上的博弈……一年來,國內外輿論環境錯綜繁雜,意識形態爭鋒日益激烈。 “正如中央所判斷的,新聞輿論工作已經處于意識形態斗爭最前沿?!被仡欉^去一年輿論環境的變化,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唐緒軍認為,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充分反映了我們黨對現實挑戰的清醒判斷,為我們黨進一步加強新聞輿論工作奠定了認識論的基礎。 針對輿論環境、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的深刻變化,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提出了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 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 “要承擔起這個職責和使命,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是第一位的。”新華社社長、黨組書記蔡名照說。 在總書記報道中完善專項策劃機制、成立“第一工作室”,彰顯了核心意識;在建黨95周年、G20杭州峰會、十八屆六中全會等報道中集中優勢兵力推出扛鼎之作,營造了強大聲勢;在質疑中國經濟、侮辱英雄人物等論調前敢于亮劍發聲,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 回顧過去一年新華社新聞宣傳工作,蔡名照深切感受到,只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找準定位,發揮優勢,新聞媒體一定能夠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有所作為。 過去一年,既是傳統媒體面臨全方位挑戰的一年,也是新興媒體深刻改變傳播生態的一年。 中國夢提出4周年之際,各網絡媒體將目光聚焦于普通百姓的夢想,拉近了主題報道與受眾之間的距離,加深了百姓對偉大復興的理解與認知,引發強烈共鳴。 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中央電視臺推出大型紀錄片《長征》,突出強調了新時代對長征精神的傳承,體現了思想性與現實性的高度統一。 面對挑戰和機遇,從中央到地方,主流媒體按照總書記“主動借助新媒體傳播優勢”的要求,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推進深度融合發展。 29種社屬報刊、31家網站、111個微博機構賬號、110個微信公眾號及20個手機客戶端……如今的人民日報,早已不再僅僅是一張報紙,而是一個全媒體形態的“人民日報媒體方陣”,覆蓋總用戶超過3.5億人。 “媒體融合是我們主動作為的戰略選擇,是我們順時應變的科學選擇,是我們強魂健體的必然選擇。”人民日報社社長楊振武說。 與時俱進的發展源于與時俱進的理論。廣大媒體從業人員由衷地感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創新方法手段”的要求,為黨的新聞事業增添了動力、激發了活力、保持了生命力。 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一年來,廣大新聞工作者爭做黨的政策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 正確政治方向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燈塔”。 習近平總書記旗幟鮮明地提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要“牢牢堅持黨性原則,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 一年來,各新聞單位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017年新年伊始,新華社播發長篇通訊《歷史的選擇,人民的期待——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評述》,成為200余家媒體的“鎮版之作”。 為充分宣傳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央新聞單位各顯神通:除新華社外,人民日報發揮理論優勢,以任仲平文章《標注治國理政新高度》等報道舉旗定向、先聲奪人;央廣網推出大型專欄《習近平治國理政100句話》,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解讀治國理政豐富內涵;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通過圖文音視等融媒體形式報道總書記重要活動和重要講話,向海外受眾展現中國領袖風采…… 從深入闡釋黨中央治國理政“三新”,到創新做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活動報道,再到連續開展經濟發展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主題宣傳……黨的主張成為時代最強音。 一年來,各新聞單位把重要的時間節點與現實社會的關注點有機結合起來,弘揚主旋律,鼓舞精氣神—— “沒想到這‘窮帽子’還真摘掉了!”近日,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洞耳河村村民李永蘭,在脫貧登記表上摁下了鮮紅的手印。 更讓李永蘭沒想到的是,她和洞耳河村的脫貧故事不久就登上了人民日報。 《老郭脫貧記》《一夜風雪話脫貧》……歲末年初,正是各級黨委政府訪貧問苦之際,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中央媒體開設專欄,連續推出多篇來自基層一線的報道,分享脫貧群眾發自內心的喜悅,營造砥礪奮進、圓夢中國的良好氛圍。 把脫貧攻堅、科技創新、反腐倡廉等現實社會的關注點,與中國夢提出4周年、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長征勝利80周年等重要節點有機結合,是去年主題宣傳的一大特色。 慶祝建黨95周年之際,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開設專欄《民族脊梁》,集中宣傳一批優秀共產黨員,挖掘人物背后的感人故事,展現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成果。 一年來,各新聞單位直面問題,積極發聲,有效回應關切,正確引導輿論—— 2016年8月21日,里約奧運會女排決賽。 當中國女排最終以3比1頑強逆襲、時隔12年重登世界之巔時,億萬觀眾仰望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熱淚盈眶。 主流媒體以多種形式連續播發報道,熱情謳歌頑強拼搏、勇攀高峰的“女排精神”。一時間,“女排精神”持續刷屏,壓倒了此前一度充斥網絡的“花邊新聞”“娛樂八卦”。 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負責人袁曉光不無感慨:“輿論環境越是紛繁復雜,越需要主流媒體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p> 從積極回應股市樓市、就醫就學、收入稅收等百姓關注的熱點問題,到及時澄清“上海姑娘逃離江西農村”等網上虛假信息,再到正確引導校園“毒跑道”、哈爾濱“天價魚”、徐玉玉電信詐騙案等輿論熱點……各新聞單位彰顯“定音鼓”“風向標”“壓艙石”作用,保持了輿論場內的風清氣正。 “既善于宣傳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人民群眾為夢想而進行的偉大奮斗,又敢于向錯誤思想和歪風邪氣舉旗亮劍,已經成為中國媒體人越來越清醒的思想認識和越來越主動的行動自覺?!敝袊嗣翊髮W新聞學院教授鄭保衛說。 |
相關閱讀:
- [ 02-18]習近平對僑務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李克強作出批示
- [ 02-17]習近平就巴基斯坦發生重大恐怖襲擊事件向巴總統致慰問電
- [ 02-17]習近平主持召開國家安全工作座談會
- [ 02-17]新華社評論員:讓黨的主張成為時代最強音——寫在習近平總書記“2·19”重要講話發表一周年之際
- [ 02-17]福建省知識產權局召開中心組學習擴大會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近期重要講話精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