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留秘魯的加工冷凍漁船DAMANZAIHAO 近日,有船員向北京青年報記者反映稱,一艘名叫“DAMANZAIHAO”的冷凍漁船在秘魯近海拋錨,船上有25名船員滯留,并稱公司已拖欠超過一年的工資。18日,部分船員所屬恩利國際船舶代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表示,雖然上級公司申請破產,但不會影響這些船員。中國駐秘魯大使館稱,已經在協調船員和公司,希望船員盡快回國。 有船員在秘魯海域漂泊25個月 26歲的鄭寧(化名)已在秘魯海域漂泊了25個月之久。2014年底,鄭寧和青島恩利國際船舶代理有限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和出海協議,根據協議,在2015年1月中旬,鄭寧飛到秘魯上船工作。 鄭寧介紹,“DAMANZAIHAO”是一艘加工冷凍漁船,從登船起,漁船便處于拋錨狀態,自己上船后一直按照公司要求值班,“主要負責維護保養設備,而且船上有氨,要確保維護安全,基本上全年無休。” 兩年過后,出海協議已經到期,但鄭寧還無法回國,工資也被拖欠。“剛開始工作的三四個月左右正常發放工資,后來慢慢開始變成不定期發工資,現在已經拖欠了一年多沒有發工資,全船都是這樣。” 鄭寧稱,船員此前曾多次跟公司溝通,但仍未取得什么進展。根據鄭寧傳來的郵件截圖顯示,船員曾就回國一事與公司進行溝通,公司工作人員回復郵件稱,“正在設法給你們訂票”,“公司想法盡快安排”。“但直到現在,也不知道具體安排我們哪一天回國。” 鄭寧發來的名單顯示,船上一共有25名中國船員。另一名滯留船員郝洋(化名)在2014年12月24日便從上海飛到了秘魯,與鄭寧不同,他是跟青島俊才中介公司簽訂的協議。 郝洋介紹,從自己登船開始,船便在拋錨,“一直到現在,船都在錨地,我們就在船上工作,合同到期也不安排回家,而且拖欠了13個月的工資。” 郝洋稱曾聽到老船員講,以前合同到期就能回家,工資也能拿到手,“可是現在回不了家,公司總是各種敷衍,說盡快安排訂機票。” 此前,曾有媒體報道,恩利公司稱考慮到船舶安全問題,暫時無法讓船員回國。對這一說法,鄭寧表示,“公司說招人換我們,但如果招不到人,難道我們就在這里一直值班嗎?我們的協議已經到期了,現在9個人的協議已經超期了。” 船員在加工冷凍漁船DAMANZAIHAO上 “上級公司破產不會影響船員” 對于滯留秘魯的原因,船員鄭寧稱,他們在春節前收到了公司進行破產重組的消息,懷疑與此有關,“公司跟我們說船隊和人員托管到秘魯,以后讓秘魯分公司來發錢。但我們是跟國內公司簽訂的合同,秘魯這邊我們也不認識,肯定要跟公司協商。” 18日,北青報記者聯系了恩利國際船舶代理有限公司南太部機務工作人員杜先生,據其介紹,申請破產保護的是青島恩利的上級公司——太平洋恩利集團,他表示上級公司的破產保護不會影響到船員。 北青報記者在太平洋恩利集團官方網站上看到,2016年7月1日,該公司曾發布《太平洋恩利集團宣布重組程序新措施》,稱程序將增加該集團解決當前借貸問題方案的選擇范圍。 杜先生表示船員不需要擔心,“現在公司是委托秘魯在處理,但是秘魯的處理方式和國內還是不一樣,審核都在進行中,他們沒必要擔心,都會按照正規手續在辦,不可能讓他們一直在那兒。而且公司一直在操作,因為牽扯到國際和海上,所以肯定有個過程。” 杜先生稱工資待遇表已經發給船員。船員鄭寧向北青報記者證實,他們確實收到了公司發來的工資明細,“有明細讓我們核對,但是具體哪一天回國,哪一天才能發放工資,公司都沒有說明。” 收到工資明細的僅限于青島恩利國際船舶代理有限公司的船員們,而與青島俊才中介公司簽合同的船員則沒有收到。 駐秘魯大使館稱正盡力協調 19日,北青報記者聯系了中國駐秘魯大使館,工作人員稱已經知曉相關情況,并正在協調,“船員目前還在船上,但是因為涉及到商務和勞務糾紛,使館方不好作為仲裁機構介入太深,只能盡力幫助他們協商,盡力促成。” 使館工作人員表示,協調工作一直在做,此前也曾報回給國內,“目前具體協商進行到什么程度,可能各方說法還不一致,但我們肯定希望船員能夠早點回家。” 19日,青島海事局宣傳部門范先生對北青報記者稱,因為涉及到一家青島船舶代理公司,所以海事局也非常關切,“這件事情牽扯到雇主和雇員的勞資問題,但是我們沒有相應的執法權力,只能是提供工作上的便利,盡力協調。” 范先生介紹,因為該船是漁船,所以目前在海事局處暫時沒有查詢到相關信息,“我們知道后,也通過山東海事局進行核實,但沒有查詢到相應的信息。這件事我們也在及時關注,如果有需要,肯定會全力配合。” |
相關閱讀:
- [ 02-13]23名中國船員被困印度 駐印領館:近期可返回國內
- [ 11-30]中國船員被海盜囚禁1671天:揭秘歸來臺前幕后
- [ 10-25]遭索馬里海盜劫持的部分獲救中國船員啟程回國
- [ 10-25]遭海盜劫持10名中國船員回國 含1名臺灣同胞
- [ 10-25]國考報名人數或創新高 最熱崗萬里挑一刷新紀錄|遭海盜劫持10名中國船員回國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