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楊郎村有個養牛“達人”大名鼎鼎。提起他,鄉親們都忍不住豎起大拇指。他就是王偉偉,年紀輕輕的他因為和牛打交道,不僅自己走上了致富路,還帶領村民打起了脫貧攻堅戰。 做個有心人,養牛能致富 今年34歲的王偉偉初中畢業就開始做木匠,雖然年紀小,卻很有想法,當時很多村民都陸續外出打工,不愿背井離鄉的他向家里借了五千塊錢辦了家庭小作坊,生產銷售木器制品,沒想到經營狀況還不錯,經過幾年的打拼就有了幾十萬元的積蓄。過了幾年,王偉偉發現木材生意逐漸難做,很多地方正在被鋼材取代。2011年起他嘗試著去固原市里做小工,抱磚頭、活水泥,一天才掙25塊錢,辛苦不賺錢不說,還經常挨罵、受委屈。無奈之下,他到回村里學做木匠,還在家搞點小養殖。當時,村里的農戶都有養牛的傳統,王偉偉就打起了養牛的主意。 ![]() 王偉偉和他的牛在一起 2014年,王偉偉拿出自己20多萬元積蓄,又東拼西湊了40萬元,蓋了1000平米的牛棚,養了70頭牛。“當年,肉牛市場行情十分看好,我的一頭牛賣出了15000元的高價,每頭凈賺3000元,當年我就賺了20多萬。”王偉偉嘗到了養牛帶來的甜頭,挖到了第一桶金,當年,他也獲得了政府的支持,擴建了牛棚,并成立了偉偉家庭農場,成了村里的養牛大王。 ![]() 偉偉家庭農場 勤學好問成養牛行家 在養牛過程中,王偉偉堅持走科學養殖之路,經常探索和學習新方法、新技術。他經常通過村里設立的三農呼叫中心和市縣的養殖專家視頻對話。經過幾年的摸索,王偉偉從門外漢變成了養牛行家。 如今,每天幾點給牛放草料,他都有一個時間表;每次防疫,他都用本子記下來;什么時候生產,他都寫在母牛繁殖記錄登記卡上……王偉偉用牛糞給農作物上肥,喂玉米給牛吃,實現了經濟的循環可持續利用。他還誤打誤撞實現了一個節本增效的亮點,因為覺得每次用玉米給牛做飼料脫粒去芯太麻煩了,就把整個玉米和玉米秸稈都放進飼料機里做成飼料。“有一次專家來看見我的牛長得不錯,就問我喂的啥?我說是沒去芯的玉米。專家說玉米芯的蛋白含量僅次于玉米粒,我誤打誤撞還做對了。”王偉偉笑著說。 致富路上不能拋下鄉親父老 “雖然我們村十年前就成為了南部山區首個‘億元村’,但還是存在貧富差距過大,收入不均衡的現象,我們還有83戶貧困戶。”楊郎村村支書曹輝對記者說,王偉偉自己富起來了,但他沒有忘記父老鄉親。 2016年8月起,村里的6個建檔立卡戶把自己用積蓄或者國家貸款買來的牛寄養在王偉偉的家庭農場里。五十多歲楊寶,家里只有她一個人,兒女都在外面打工,老伴也不在了,她蓋牛棚、喂飼料都不方便,就把3頭牛放在了王偉偉這里。“放在他這我放心,我們十天半個月來看一次,比我們自己養的好多了!”楊寶告訴記者。村民們寄養在王偉偉這里的牛如果下了小牛,長大后他們既可以讓王偉偉幫忙聯系賣家,也可以賣給他。“你免費幫忙養,不收他們錢啊?”記者問王偉偉。“他們都是我們村里的人,條件都不好,能幫一把是一把,我咋能收他們錢。牛賣出去以后我就收草料錢,剩下的錢全給他們。” “溫暖中國”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采訪組正在偉偉家庭農場采訪。 王偉偉還雇傭了2個村里的兜底戶來家庭農場里做全職飼養員。“做全職飼養員一年能賺一萬八左右,如今他倆也脫貧了。”王偉偉開心地說。 2016年10月,王偉偉當選了楊郎村的副村支書。“特別感謝大家對我的信任,去年我新蓋了兩棟牛棚,現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把養殖規模擴大到500頭,讓村民們都來入股,幫助大家都過上好日子!”談到新一年的打算,王偉偉認真地說。(寧夏新聞網記者 楊洲 蔣萍 葛龍 石卿 徐靜 胡俊 姜盼 實習生 劉楠) |
相關閱讀:
- [ 02-17]【網絡媒體走轉改】大涼山"四好創建"試點村:人均收入逾6500元
- [ 02-17][網絡媒體走轉改]春運列車員:此身已伴列車,恐難陪卿團圓
- [ 02-17]【網絡媒體走轉改】寧夏涇源縣:高中免費教育實行六年,入學率穩步上升
- [ 02-17]【網絡媒體走轉改】走進若羌 感受脫貧戶的生活變遷
- [ 02-17]【網絡媒體走轉改】全城大搜尋!志愿者春節每天尋人十多個鐘 終于找到他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